
议事室里解民忧
——阎楼镇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子
■ 本报记者马永伟
本报通讯员 刘晓丽
垃圾堆积、臭气熏天的坑塘摇身一变成为村民散步休闲场地,农村治安防控体系在多方智慧碰撞中升级……阳谷县阎楼镇的这些变化,离不开“有事多商量·民生议事室”这把基层治理的“金钥匙”。
曾经,高门楼村东南坑塘垃圾堆积,刺鼻气味让周边村民苦不堪言,不仅影响生活质量,还破坏村容村貌。阎楼镇“有事多商量·民生议事室”在得知这一情况后迅速响应,第一时间组织政协委员、相关部门负责人、村干部和群众代表协商。众人纷纷建言献策,从资金筹集到治理方案,经过不懈努力,最终争取到10万元资金用于坑塘治理。如今,坑塘周围竖起围栏,道路平整方便出行,绿树成荫增添生机,这里已成为村民茶余饭后散步休闲的好去处,这也是“有事多商量·民生议事室”凝聚多方力量、解决民生难题的生动写照。
“近年来,阎楼镇政协委员联络室充分发挥‘有事多商量·民生议事室’平台作用,聚焦全镇中心工作及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组织政协委员搜集社情民意、开展协商议事、积极建言献策,力促基层民主建设和社会治理效能不断提升。”4月21日,阎楼镇党委书记任立迎介绍。
为更好发挥协商优势,助力基层社会治理,近日,政协委员走进阎楼镇综治中心,深入了解矛盾纠纷化解、治安防控、法律服务、心理咨询等职能,在调研“雪亮工程”天网系统时,委员们针对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提出建议,可以探索“巡防队员+胡同网格”管理服务模式,多措并举、各司其职,实现联防联控。“可以用‘平安积分制’调动巡防队员、胡同长工作的积极性,引导其主动参与到社会治安防控工作中来。”赵含栋委员说。这一合理化建议经研究讨论后被积极采纳,进一步健全了“党政领导、站所协同、专群结合、警民联防”的群防群治工作体系,深入推进“平安阎楼”建设。
“阎楼镇政协委员联络室将持续围绕群众的堵点难点问题,组织开展调研视察,倾听民声、反映民意、多办实事,在基层协商中发挥政协力量。”任立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