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协作朋友圈 优化服务生态圈

——看莘县如何构建跨省劳务协作新样板

■ 本报记者 苑莘

本报通讯员 姬晓丽 范伟

自2024年10月以来,三省五县累计为143家企业发布就业岗位13871个,举办线上线下招聘活动10场次,促成就业意向4500余人次……这是莘县交出的跨省劳务协作成绩单。

近年来,莘县以跨区域劳务协作为抓手,主动打破地域界限,与河北省大名县及河南省清丰县、范县、南乐县建立深度协作机制,通过搭建信息互通平台、创新就业服务模式、强化岗位精准对接,有效破解企业用工与群众就业“双难”问题。

机制联动

构建就业协作共同体

面对企业用工需求多元化与劳动力资源分布不均的结构性矛盾,莘县以“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为原则,率先与范县签订《鲁豫毗邻地区合作发展协议书》,建立岗位信息共享、就业服务协同、技能培训互通等长效合作机制。2024年10月,协作范围进一步扩展至河北省大名县,形成覆盖鲁冀豫三省、辐射200万劳动力的协作网络。

目前,五地已创新建立“三同步”工作机制:信息同步更新,每月互通企业用工需求清单和劳动力资源台账,动态掌握岗位缺口与求职意向;活动同步开展,联合举办“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等主题招聘活动,实现跨区域岗位精准匹配;数据同步分析,依托大数据平台研判就业趋势,针对性开展技能培训和岗位开发。通过制度性合作,五地就业服务实现从“单点突破”到“全域联动”的跨越式发展。

平台互通

打造岗位对接直通车

五地协同打造“莘清大范南就业服务矩阵”,依托线上平台精准匹配并动态发布跨区域招聘信息,实现“一地发布、五地共享”的高效对接模式。其中,莘县为范县线上推送比亚迪5000个岗位,范县为莘县匹配利盛达生态食业科技等39家企业1347个岗位需求,清丰、南乐两县累计为莘县46家企业发布1794个岗位,形成“需求即时响应、资源全域流通”的新格局。

在线上平台高效运转的同时,线下活动持续升温。2024年12月,范县就业援助月招聘会首次设立“莘县专区”,颖泰化工、新立信食品科技等5家企业携130个优质岗位亮相,吸引600余人现场咨询。2025年2月“莘范春风行动”现场招聘会上,两地52家企业提供5600个岗位,达成就业意向660人,创下跨省招聘会参与规模新高。通过“线上精准引流+线下深度对接”的双轮驱动,实现岗位资源跨区域高效配置。

成果共享

跑出互利共赢加速度

劳务协作的深入推进,产生了显著的多赢效应。莘县通过构建“需求摸底—精准匹配—高效输送”的全链条服务体系,2024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6182人,既为本地企业引进技能人才,缓解了企业用工短缺压力,又通过向河南范县、清丰、南乐及河北大名输出劳动力,带动群众增收致富。这种“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的协作模式,让区域人力资源配置更加科学高效。

“五地劳务协作既是民生工程,更是发展引擎。”莘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孔红霞表示,“跨区域人力资源‘循环系统’不仅破解了就业结构性矛盾,更激活了区域协同发展新动能。”莘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将继续深化跨省劳务协作内涵,开发区域统一的就业服务标准体系,打造“培训—就业—维权—发展”的全生命周期服务链。持续扩大协作朋友圈,优化服务生态圈,让更多劳动者在区域协同发展中实现人生价值,为新时代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2025-04-24 ——看莘县如何构建跨省劳务协作新样板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68620.html 1 扩大协作朋友圈 优化服务生态圈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