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务直播间的“别样成绩单”
■ 本报记者 赵艳君
本报通讯员 宋健
4月18日,一场特殊的云聊政务直播活动,吸引5万余名网友点赞互动,成为政务服务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直播间里,来自临清市行政审批服务局、临清市4个乡镇的“主播”们,畅聊“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与特色农业产业擦出的火花。
直播中,临清市行政审批服务局涉农事务审批科科长秦炳静详细介绍了“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的创新举措。针对涉农企业和群众办事痛点,该局推出“动物诊疗一件事”“生鲜乳收运一件事”等集成改革,通过流程再造、数字赋能、部门协同,实现审批效率大幅提升。比如,“动物诊疗一件事”将营业执照、动物诊疗许可等3个事项合并办理,材料精简60%,审批时限从15个工作日压缩至即时办结;“生鲜乳收运一件事”整合8个审批事项,材料精简50%,审批时限从20个工作日压缩至5个工作日,真正实现“一窗受理、一表申请、一次办结”。
“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犹如一阵强劲的东风,为特色农业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直播间里,尚店镇、康庄镇、松林镇、老赵庄镇的“主播”,纷纷亮出自家乡村振兴的成绩单,展现特色产业蓬勃活力的同时,也让大家体会到“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为各乡镇特色农业发展注入的强大动力。
尚店镇以“三物融合、绿色循环”为核心,构建动物、植物、菌物循环产业链,培育出“运河黑牛”“乳泰牛奶”“尚店金耳”等明星产品。康庄镇依托“大蒜之乡”优势,打造鲁西北最大的大蒜交易集散地,“康庄大蒜”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挖掘国学文化底蕴,推动“康庄挂面”“熏鸽”等传统美食产业化,让老手艺焕发新活力。松林镇聚焦“特色养殖+电商”,培育出张庄村鸽子蛋、西尚村鸵鸟蛋等“金蛋蛋”产业。采用“村集体+公司+农户”模式生产的鸽子蛋,一枚售价15元,通过电商销往北上广;鸵鸟蛋不仅作为高端食材,蛋壳还被加工成艺术品,实现“一蛋多吃”。老赵庄镇以“花菇小镇”为定位,打造“赵小花”特色品牌,通过“党支部+龙头企业+合作社”模式,发展花菇种植、深加工及文旅融合产业。建成“共富农场”4处、“微小棚”27个,年产量达600吨,开发花菇酱、花菇酒等产品,并举办花菇文化节、研学游等活动,被各级媒体多次报道,品牌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显著提升。
一份份亮眼成绩单的背后,是“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与特色农业产业的深度融合,这不仅为涉农企业和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也为临清市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本次直播不仅是一次政策解读会、产品推介会,更是一次乡村振兴的成果展示会。”秦炳静表示,通过“云端”互动,临清市将政务服务的“硬举措”与特色产业的“软实力”相结合,立足特色农业产业,聚焦企业需求,在政府、农民、市场之间搭建桥梁,将涉农领域“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举措、政务服务领域的便民利企措施,以及乡村特色产业优质产品和发展潜力展现给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