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住户好“楼长” 邻里热心人

——老党员梁长洪义务服务小区居民20载

■ 本报记者 陈霞

本报通讯员 朱士法 盛连库

用20年的时间,将一个无物业、无业主委员会、长期无人管理的脏乱差小区,改造成零上访、零事故、零案件的文明和谐家园。提起梁长洪,东昌府区物资局家属院居民纷纷竖起大拇指:“这些改变,多亏俺们的热心‘楼长’梁长洪。”

“楼长”上任

梁长洪是一位有着16年军龄的军转干部,曾获第八届山东省道德模范提名奖。退休后,热心肠的他主动为邻里服务,义务为小区的事操心、跑腿。

2015年,因为部分住户长时间拖欠水费,加上小区水管存在跑冒滴漏,导致小区均摊水费过高,大家很有意见。为解决这一难题,大家推选梁长洪为“楼长”。梁长洪痛快地说:“大家信任我,我就得干好。”从那时起,他就楼上楼下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并将每家用水情况定期张榜公示,很快解决了小区用水问题。

2017年冬,因暖气不热,有些住户拒交取暖费。梁长洪多次与供热公司沟通协调,找出了温度不达标的根源——主管道年久失修、通水不畅。

为解决这个问题,他不厌其烦地多方做工作,利用供热公司退还的3万多元取暖费,将供暖管道进行改造。2018年,小区供暖顺利实现直供,居民家里的温度上来了,大家都很满意,再也没有出现过不交取暖费的现象。

为更好地为大家服务,他申请了一间小板房,把自家的桌椅搬了进去,作为楼道管理办公室。现在小区居民生活中遇到麻烦事,都习惯找梁长洪帮忙,他都会有求必应。

管用的“四步调解法”

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邻里之间、家庭成员之间常常发生争吵、积下矛盾。梁长洪总结出了“四步调解法”,即入户走访摸实情、换位思考找症结、情理交融促和谐、跟踪服务防反复。20年间,他调解邻里纠纷、家庭矛盾达200余起。

小区里一位老太太有病卧床,她有6个子女,却只有一个儿媳在身边照顾,另外5个孩子几乎不露面,子女之间产生了矛盾隔阂。梁长洪知道后,一面安抚儿媳情绪,一面主动与另外5个子女联系。在他的劝说下,子女们都不同程度地承担起赡养老人的义务,化解了家庭矛盾。

有一个年轻住户,家里经常弄得叮当响。楼下老人很生气,便找来一根棍子捅天花板,影响了两家的关系。经过梁长洪沟通协调,很快化解了矛盾。

每逢过年,梁长洪都会带着孩子挨家挨户地去给邻居们拜年,邻居们纷纷效仿。一来二去,邻里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多,情谊愈发深厚,楼道里也充满了欢声笑语。

党员服务全覆盖

2015年,聊城开始创建全国卫生城,梁长洪主动当起了文明监督员和义务宣传员。三伏天,他与社区工作人员一起清理院里的垃圾杂物,铲除杂草,规划停车位,引导大家文明停车。他每天坚持早晨5点起床,带头打扫院内卫生。

在他的带领下,小区制定了自治管理制度,划分了卫生责任区,张贴了社区居民公约。院内原有一片杂草地,经与社区和区物资局联系沟通取得支持后,建成了一个宽宽敞敞,干干净净,石桌、石凳、健身器材一应俱全的居民活动小广场。

2018年5月,梁长洪当选柳园街道物资局居民网格党支部书记。他创新推出“双支部共建”模式,将原物资局老年党支部和网格党支部的党员融合在一起,44名党员帮包联系60户居民,实现党员服务全覆盖。

2018年底,柳园街道开始探索在居民小区设立“红旗驿站”,推进党建工作进社区。梁长洪立马响应,和几位离退休老党员,建立起以党支部为核心,以业主、物业、志愿者为主体的“红旗驿站”。

为给“红旗驿站”找个办公场所,梁长洪带头捐出2000元,又发动居民自筹资金3万元,对原有门卫室进行改建,联系共建单位捐赠办公桌椅。三个月后,“红旗驿站”正式挂牌,破旧的门卫室摇身一变,成了党员活动室、居民议事厅、便民服务角,配备了图书、急救箱、共享工具柜等,成为深受居民欢迎的学习活动园地。

梁长洪深知“文化润心”之道,这些年他组织开展“邻里文化节”6届,举办书画展、红歌比赛12次,吸引300余人次参与。他还自编警示教育“楼道三字经”等20多条,制作文明宣传板32块,使小区文明家庭达标率从60%提升至95%。

2025-04-24 ——老党员梁长洪义务服务小区居民20载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68634.html 1 住户好“楼长” 邻里热心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