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年筑基 全民铸盾
——聊城市推动全民国家安全教育走深走实
■ 本报记者 王培源 李政哲
本报通讯员 朱绪超
今年4月15日是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当天,“2025年聊城市全民国家安全教育主题宣传周”启动仪式在东昌府区举行,现场一组组图文并茂的国家安全知识展板与手持宣传彩页的“红马甲”志愿者一起,组成了醒目的宣传景观。
连日来,从东昌湖畔到古运河岸,从机关学校到田间地头,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正以可知可感的形式融入群众生活,凝聚起维护国家安全的强大合力。
近年来,聊城市坚持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引领,聚焦“全民”对象,统筹做好集中宣传教育和国家安全“七进”活动,推动国家安全宣传教育走深走实。
顶层设计引领
构建“三位一体”宣教体系
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是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是国家安全治理的重要一环。
春日的九州洼月季旅游景区花香四溢,一场由市检察院联合高新区长江路社区开展的主题宣传活动引人驻足,通过“沉浸式宣传+靶向式普法”,让游客在踏青中掌握安全防范技能。在东昌府区怡景小学,公安干警通过安全知识情景问答、解析典型案例和趣味互动等形式,将“网络安全”“反间谍”等抽象知识概念具体化、形象化……这些活动,是聊城市系统构建“活动载体+重点群体+阵地建设”三位一体宣教体系,因地制宜开展主旨突出、特色鲜明的宣传教育活动,不断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和素养的生动缩影。
近期,聊城市县两级同步启动“七个一”专项行动,通过电视广播、政务新媒体矩阵等渠道集中刊播活动开展情况。其中,在市城区地标建筑上开展的国家安全主题灯光秀连续点亮夜空,各公交站台和过街天桥LED屏24小时滚动播放宣传素材,形成全城沉浸式教育场景。值得关注的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点赞了我市国家安全宣传教育“进校园”活动,茌平区相关活动开展情况被国家安全部宣传片采用。
今年以来,全市累计开展国家安全主题活动800余场次,覆盖受众超80万人次,形成市、县、乡三级联动的常态化宣教机制。
精准施策发力
持续筑牢国家安全人民防线
维护国家安全没有“局外人”,每个人都是守护者、责任人。开展国家安全教育活动,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和素养,持续筑牢国家安全人民防线。
3月4日下午,聊城市举办了2025年全市职工国家安全教育宣讲比赛,来自全市各行业的17名参赛选手,通过“理论阐释+岗位实践”的多元视角,展现各领域维护国家安全的生动实践。
针对党员干部这一“关键少数”,聊城市将国家安全教育纳入干部培训必修课,建立“理论学习+业务实践+考核评价”闭环机制。同时,组织机关党员、一线工人、社区乡村干部成立宣讲队伍,深入基层宣讲总体国家安全观。
“如果你是案例中的受害者,会如何应对?”“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为维护网络安全贡献力量?”在聊城一中各校区各班级,一场场精彩的主题团日活动,增强了学生们的爱国意识和防范意识,将爱国心与爱国行结合起来,树立“大安全”意识。
在青少年教育方面,聊城市组织主城区所有中小学校开展以“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筑牢国家安全意识”为主题的“开学第一课”活动。自2023年以来,市主城区178所中小学、12.3万师生实现“同上一堂国安课”,同步接受国家安全教育,工作经验获全省推广。
阵地建设提质
打造全域覆盖教育网络
在聊城市网络安全智能(仿真)综合性公共实训中心,一场场沉浸式实训正火热展开。来自聊城职业技术学院的30余名学生,通过观看网络安全科普动画视频,亲历网络安全攻防战;在二维码诈骗系统教育平台扫描钓鱼链接,实时触发界面冻结警报;进入NFCC隐私泄露系统,体验公交卡高频盗刷时个人信息外泄的数据震波。
阵地建设对于提升全民国家安全意识和素养具有重要意义。聊城市坚持“集约高效、便民可达”原则,构建起“1+8+16+N”立体化阵地网络:先后建成1处市级总体国家安全观培训基地、8处县级培训基地和16处国家安全主题公园,实现县市区全覆盖。
漫步东昌湖畔百花岛,国家安全主题教育与园林景观巧妙融合,让群众在享受公园美景的同时也能接受“润物无声”的国家安全知识熏陶。今年,本着“节约高效、贴近群众”的原则,在市城区谋划了两处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主题的“街角公园”,进一步提升宣教阵地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文化创作领域同样硕果累累。今年以来,我市积极参加全省国家安全宣传教育系列活动,累计征集报送参赛作品1000余件,其中20余部文艺作品获省级奖项,3人获评全省“金牌宣讲员”并纳入全省国家安全人才储备库。
站在新的历史方位,聊城市正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推动国家安全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让总体国家安全观在鲁西大地落地生根,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聊城实践筑牢安全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