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新党建模式,成立“育新”党支部,临清市——
为外卖骑手注入“红色力量”
本报讯 (记者 吕晓磊 通讯员 赵立美) “终于找到了靠近党组织的‘新路径’。”4月27日,一场特别的入党积极分子推选会在美团外卖临清站会议室举行。从事外卖配送多年的骑手白逢雷在掌声中被推选成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与他一同见证这一时刻的,还有现场郑重递交入党申请书的6名网约配送员。
新华路街道“育新”党支部首次召开“双推”会议,将党建会场搬进外卖骑手的“工作圈”。街道党支部书记王丽云和20余名骑手代表严格按照“群众推荐、党员推荐”等程序开展民主评议。“白逢雷同志长期热心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工作积极向上……”事迹介绍结束后,现场参会人员一致举手表决通过。
“过去不知道通过什么途径递交入党申请书,入党对我来说可望而不可即。”刚当选入党积极分子的白逢雷难掩激动。他在入党申请书中写道:“每天穿行在大街小巷,看到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党徽,总想成为其中一员。”这位来自菏泽曹县的外卖骑手已在临清工作9年,多年来,他一直有入党的愿望。“今天终于愿望成真了。”白逢雷说,“育新”党支部成员多次上门指导,让他真切感受到组织的温暖。
这一场景,是临清市破解新兴领域党建难题的生动注脚。针对新就业群体“组织覆盖难、作用发挥难、服务跟进难”三大痛点,临清市委社会工作部从建强组织体系、整合队伍资源、持续关爱凝聚三方面入手,打出组合拳,先后成立17个“育新”党支部,印发《关于在镇(街道、园区)等领域设立“育新”支部的指导意见》《关于“育新”支部发展党员的指导说明》等制度文件。在新招录社区工作者中,优选4名党员担任4个街道新兴领域党建专员,印发《关于加强新兴领域党建专员队伍建设的管理办法(试行)》,明确选派程序、岗位职责、激励机制,采取以干带训、实践调研、项目认领等方式,持续提升党建专员队伍素质能力,壮大新兴领域党建工作人才队伍。创新设立骑手友好社区“十个一”标准,动态纳入友好商家45个,建设友好场景32个,建立“三师”服务团队,推出权益保障、技能提升、相亲交友等十余类暖“新”项目。
“我们要让每个努力奔跑的人都感受到组织的温度。”临清市委社会工作部部长、市委“两新”工委书记廖丹丹说,目前“育新”党支部已收到新就业群体入党申请106份,储备入党积极分子28人。临清将继续精准化摸排建立人才库,重点培育网约配送员、快递员、货车司机等行业骨干,持续扩大党组织在新兴领域的“红色朋友圈”,为城市发展注入新动能。
编后
当前,新就业群体不断发展壮大,已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繁荣社会事业的重要力量。
这场开在外卖站的“双推”会议,蕴含着深刻的治理智慧。党组织突破传统党建空间,将红色阵地延伸到外卖骑手“工作圈”,通过群众推荐与党员推荐相结合的程序,在民主评议中激活了基层党建的源头活水。这种创新不是简单的物理位移,而是党建触角向城市毛细血管的精准延伸,让党组织的温暖照进大街小巷的每个转角。
从设立17个“育新”党支部到制定发展党员指导说明,从选派新兴领域党建专员到建立“三师”服务团队,这些举措破解了新就业群体“组织覆盖难、作用发挥难、服务跟进难”的三重困境,让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有了很强的获得感和认同感,也提升了党在新兴领域的号召力与影响力。
106份入党申请的背后,是党组织与新业态从业者之间的双向奔赴。这样的创新探索,不仅为新就业群体搭建了政治参与的阶梯,更为城市治理现代化注入了澎湃的红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