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

——冠县政协破解柔性执法难题专题协商会见闻

■ 本报记者 朱海波

本报通讯员 王辉 孙素雅

如何让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如何将服务寓于执法中,如何给刚性法律注入柔性力量……

5月8日,冠县公安局执法办案管理中心会议室内,政协委员代表、企业家代表与县司法局、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市生态环境局冠县分局、县应急管理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等部门主要负责人面对面讨论交流。

当日,由冠县政协组织的破解柔性执法难题专题协商会召开。经过前期广泛调研,全面掌握全县柔性执法工作现状,分析出制约工作开展的主要难题后,冠县政协确定将“推行柔性执法,建立容错机制,为企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列为年度重点协商课题。

“不罚轻罚条款应动态调整,切实给企业发展减负”,山东冠县伊穆香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汝兵率先提出建议。“好的,王经理,我来说说这个事情。”县司法局负责人回应,“我县目前已经建立起了免罚轻罚事项清单动态管理机制,会根据法律法规的变化,对免罚轻罚事项及时进行动态调整。2023年以来,免罚轻罚案件涉及金额超800万元、受益主体400余个,随着机制的不断完善,受益主体也将持续增加。”县司法局工作人员还在现场演示了运用“鲁执法”涉企行政检查平台申请入企检查的严格流程。

协商会上,市生态环境局冠县分局分享的一次入企执法检查引发热议:该局在入企检查中,发现某企业氨氮在线日均值超标2.1mg/L。根据“不罚轻罚”清单相关规定,超标0.1倍以内,次日改正并有监测数据支撑的可以免罚。该局执法人员开展指导帮扶,确保整改措施落实到位,最终顺利达到了免罚条件,为企业免去罚金13.164万元。近年来,市生态环境局冠县分局依法对40家企业落实了行政免罚政策,免罚金额180.7万余元。

其他与会部门也纷纷亮出成绩单。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建立“处罚—整改—修复”全链条信用修复机制,为246家市场主体办理了信用修复手续;县应急管理局派驻驻点人员156名,帮助整改问题2985项;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在全省率先建立行政处罚类信用修复“双书同达”机制,相关做法被省市场监管局发文推广……

企业家代表听后,表示对执法部门的工作多了几分理解。“柔性执法让企业从以往的被动受罚转向主动整改,也使执法部门和企业的关系从以往的‘查与被查’转向了‘双向奔赴’,政府给企业提供的试错空间,为企业大胆创新发展注入了强心剂。”企业家代表霍立斌说。

专题协商共收到政协委员提交书面意见建议74条,其中,围绕“如何更好完善柔性执法配套机制”和“全面优化执法监督与考核体系”两个亟待解决的问题,12位委员提出了23条工作建议,已写进冠县政协《关于推行柔性执法建立容错机制为企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的协商报告》。委员提交的其他建议,县政协正逐项整理,将以社情民意信息的形式向省市政协报送,最大限度体现协商成果。

记者感言

柔性执法不是降低执法的标准,也不是减小执法的力度,而是在执法过程中给予企业更多的指导、服务和人性关怀。执法不是冰冷的,而是贴心的、温暖的,是帮助企业发展的。

柔性执法,其实就是政企同心,营造一流的营商环境,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罚不是目的,只是手段,不能把执法等同于处罚,执法是保障企业合规经营的方式方法。当企业有错时,不是一罚了之,而是站在企业的视角共同找病因、把病看好。

柔性执法,对执法人员和企业家都是一种更高的约束,作为执法人员,要合理把控执法力度,以刚刚好的力道给企业把脉问诊,既体现法的刚性要求,又展现人的关怀。企业家不仅要成为柔性执法的受益者,更要当合规发展的示范者。

2025-05-12 ——冠县政协破解柔性执法难题专题协商会见闻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69360.html 1 让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