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亿次播放量带火乡土美食
■ 本报记者 张洁
本报通讯员 李莹
85后返乡青年郭铖铖与丈夫扎根乡村,自2016年创业以来,他们通过“主播+实体+农户”模式,将传统坠面、黏豆包等美食打造成区域品牌,带动十余名青年创业、百余人就业。
5月9日,在高唐县姜店镇西郭村的一处农家小院里,郭铖铖正在镜头前展示刚出锅的家常面食。轻松活泼的解说,热气腾腾的美食,配上轻快的音乐,鲁西乡村的淳朴与烟火气透过屏幕扑面而来。这种既接地气又充满生活美感的短视频风格,让其账号“田野里的七月”迅速走红,郭铖铖也成为当地颇具影响力的助农主播。她本人也在上月入选山东省农业农村厅“星农人”名单。
“2016年,我和老公怀揣着梦想回到家乡,踏上了创业之路。幸运的是,我们赶上了短视频蓬勃发展的黄金机遇期,顺势打造了‘田野里的七月’这个自媒体账号。”郭铖铖说。
郭铖铖夫妻俩通过“短视频+直播带货”的形式,向全国网友推介高唐的农副产品。质朴亲切的风格吸引了大量粉丝,目前“田野里的七月”全网粉丝近400万,视频总播放量超20亿次,获赞突破3000万,单个视频最高播放量达1600多万。
“目前我们正逐步建立‘主播+实体+农户’全产业链发展模式,想把家乡那些优质的产品,像坠面、黏豆包、灌饼等,打造成西郭村自己的品牌。现在,这些产品的年销售量能达到800余吨。”郭铖铖告诉记者。
在郭铖铖的带动下,高唐县传统坠面产业成功打开电商销路。此外,她还组织村民制作鸡蛋灌饼、黏豆包等特色小吃,吸引更多乡亲加入农产品加工行业,实现家门口就业。“我们的团队现在有十几名优秀的年轻人,通过我们的努力,还带动了周边100多位乡邻就业,让大家在家门口就能增收致富。”郭铖铖说。
谈及未来,郭铖铖计划将带货品类扩展至蔬菜、菌类等特色农产品,同时协助当地培养更多电商人才,让新媒体助农模式在乡村振兴中持续发力。“对我而言,就是用新产业、新赛道赋能传统农业,让流量带着温度回流乡土。在乡村振兴的领域上,我们青年更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用新的传播方式,让更多人看到乡村的美好,吸引大家关注乡村。未来我也会继续努力,为乡村振兴贡献青年力量。”郭铖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