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加快构建制造业现代化产业体系

本报讯 (记者 王鹏 董金鑫 通讯员 彭珊珊) “我们为上千种零部件设置了库存预警线,解决了以往容易发生的停工待料问题。”5月12日,山东中力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宗凯向记者介绍,“我们还通过现场生产端质量数据、设备关键参数和视觉检测数据的采集,实现了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质量可追溯。”

山东中力是临清市一家汽车零部件出口企业。前不久,该公司数字化车间正式上线运行,生产物料的库存、生产订单的执行情况,以及喷塑、焊接、组装等关键生产工序的数据能够实时上传云平台,通过智能计算,可指导整个生产过程。

我市把数字赋能作为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深入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提标行动,释放高质量发展新动能。今年以来,临清市已经完成100多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工程。“我们积极对接专业化数字化改造机构,邀请行业专家驻厂帮扶,同时,积极争取对上帮扶资金,打造低成本、可复制的中小企业轻量级数字化改造模式。”临清市烟店镇镇长陈永志介绍。

我市深入推进制造业智能化改造与数字化转型。去年以来,累计推动1222家中小企业完成数字化转型,17家企业入选省级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

在山东易斯特工程工具有限公司,技改后的数字化车间一派忙碌景象,工人们正在通过新投产的制造执行系统对产品生产进行远程管理。“我们可以实时看到产品的加工进度和运行情况,还可以监测各环节的设备运转状态,提升了生产效率,也提升了产品合格率。”该公司信息部主任张天天说,“产品质量提升的同时,企业的数字化智能设备还能让企业根据不同的施工场景为用户提供定制化服务。”

实施制造业智能化改造与数字化转型,是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必然要求。今年,我市在实数深度融合上再加力,加快新型工业化智慧平台推广应用,抓好工业互联网平台、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培育与示范打造,建好省级“产业大脑”,打造一批优秀大数据产品、解决方案、应用案例,持续壮大电子信息制造业、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规模,加快推动数字产业提速扩量。

2025-05-14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69534.html 1 我市加快构建制造业现代化产业体系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