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面锦旗背后的服务温度

■ 本报记者 邹辉

本报通讯员 张丽媛

热情、贴心、高效、满意……5月11日,走进高唐县政务服务中心学雷锋便民服务站,这些充满了肯定、表扬、力量的词语,高频次出现在悬挂于墙面的24面锦旗上,既是一句句暖心的祝福,也是一个个生动的画面。每一面锦旗背后都藏着一个感人的故事,彰显着高唐县行政审批服务局高效便民优质服务的温度。

“政务窗口人员服务热情,专业高效,太棒了!”高唐市民李桦对县政务服务中心窗口人员赞不绝口。李桦的点赞,缘于一次特殊的“办事体验”。不久前,李桦脚部意外受伤,因急需办理营业执照变更业务,但一时又找不到代办人员,不得不拖着脚伤赶到县政务服务中心咨询。李桦刚进入服务大厅,便引起了导服人员的注意。得知她需要办理的业务后,导服人员立即推来轮椅,全程陪办。

一次服务,一个缩影。像李桦享受到的暖心服务,其实每天都在高唐县政务服务中心上演。“服务只有更好,满意没有终点。”高唐县政务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高唐专门在县政务服务中心设置了“学雷锋示范岗”,培育了一支雷锋志愿服务队,努力用高效的审批速度、热情的暖心服务,树立一流的审批形象。“群众的眼神,就是我们的行动指令。”高唐县政务服务中心导服台工作人员孙书言道出服务真谛。

从便民处着手,于细微处用心。聚焦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需求,高唐县政务服务中心创新打造“情感化服务”体系,导服团队建立“主动发现—全程陪办—跟踪回访”服务机制。“过去总担心不会用智能手机,根本不敢自己单独来办事。现在好了,有专人手把手教,办啥业务也不用怕了。”5月9日,张丰举老人在帮办员的指导下,顺利通过手机完成刷脸签字。面对数字化转型带来的“办事鸿沟”,高唐县政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主动走出导办台,手把手指导手机操作、填写表格、网上申报,用一个个“小举措”为群众办事带来“大温暖”。此外,高唐县政务服务中心还编制了高频业务“一页明白纸”,让政策更易懂、业务更好办,有效增强了群众办事的体验感和获得感。

如今,“群众的事等不得”早已成为高唐县政务服务中心的集体共识。为践行“当日事当日毕”承诺,高唐县政务服务中心建立延时服务机制,下班后轮流值守,直至最后一位群众离开。同时,该中心还为情况特殊的群众提供错峰、非工作日预约服务,让企业群众高兴而来,满意而归。

“政务服务既要讲效率,更要讲情怀。”高唐县行政审批服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将持续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在标准化服务中注入更多人性化关怀,将“办事如做客”的服务理念融入每个服务细节,让每个走进政务服务大厅的群众都能感受到家的温暖。

2025-05-14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69556.html 1 24面锦旗背后的服务温度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