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聊城:政策直达“云端” 服务直达“田间”
本报讯 (记者 白文斌) “大家看我后方的大转盘,奶牛都在排队挤奶,一天能产60吨牛奶!”5月12日,在临清市的政务直播间里,主播身后的乳泰奶业生产车间一派繁忙景象。一个月前,正是这个“不卖货”的直播间,让企业负责人王大伟的烦心事迎刃而解。
“以前办理生鲜乳准运证要跑两个部门,等待至少7天,这次在直播间随口一问,当天就拿到了证!”王大伟感慨道。原来,企业在直播公屏上“吐槽”办证慢后,聊城市行政审批服务局迅速联动交管部门,将生鲜乳准运证与道路运输证审批“并联”,实现办理环节压缩80%,为企业节省成本约2万元。
如今,聊城的政务直播间化身“云端议事厅”,企业通过弹幕“云吐槽”,政府“秒回”解难题,累计推动“生鲜乳收运”“种畜禽养殖”等12项涉农审批流程再造,实现“一件事一次办”。“过去是企业追着政策跑,现在是政策追着需求跑。”市行政审批局局长盛强说。
在许营镇、贾寨镇、尚店镇等乡村一线,“政务直播+助农直播”双线并进。直播间里,政策解读与西瓜、樱桃等特色农产品推介同步开展,既为农户“送政策上门”,又为特产“直播引流”。一场场直播将“文件语言”转化为“百姓方言”,让政策红利从“纸上”落到“地上”。
自2025年2月启动“乡村振兴一件事”主题直播以来,我市累计举办5期专场,覆盖高新区、东昌府区等5个区县,解答涉农问题240余次,点赞超35万次。政策触角深入乡村角落,数据共享弥合城乡“数字鸿沟”,带动企业增效、农民增收。
从“多头跑”到“零跑腿”,从“等政策”到“云互动”,聊城以“政务直播+数字化改革”的破题之笔,书写了优化营商环境、赋能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政务直播不是‘花架子’,而是连民心、促发展的新桥梁。”临清市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主任田长志表示,通过“数据跑路”替代“企业跑腿”,政务服务正从“被动响应”转向“主动治理”,为县域经济注入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