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温暖而有力量的基层治理故事
小小午餐,折射民生温度。昌北社区的“惠企午餐计划”,看似解决的是白领们的“舌尖难题”,实则是党建引领下创新基层治理的生动范本。
这里有精准对接的“需求洞察”。当白领面临“外卖贵、就餐难”,商圈遭遇“客流少、人气冷”,社区以走访调研为“手术刀”,精准切入供需堵点,将职工的“关键小事”与商户的“发展大事”有机结合,这种“问题导向”的治理思维,让服务真正“说到心坎里、做到点子上”。
这里有创新机制的“双向赋能”。“志愿服务换餐券”激活基层治理“微动力”,既让职工以参与感换取实惠,又以“红色纽带”凝聚楼宇力量。这种“治理+市场”的双轮驱动,打破了传统基层服务“政府独角戏”的模式,构建起共建共治共享的新格局。
这里更有党建引领的“深度融合”。从“昌融新声”党建品牌的培育,到“立体化”社区工作路径的探索,本质上是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通过整合街道、社区、企业多方资源,既把服务做进职工心坎,解决民生痛点,又将党建作用带出,激活商圈经济,实现了“民生改善”与“经济发展”的同频共振,为新兴领域党建“双融双创”提供了可复制的基层样本。
一顿午餐的“破题”,背后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基层的鲜活实践。它启示我们:基层治理的“最优解”,往往藏在对群众需求的“精准画像”里,藏在多方协同的“共赢机制”中,更藏在党建引领的“红色引擎”驱动下。当治理者真正把群众的“一餐一食”放在心上,把商户的“一铺一店”抓在手上,就能在细微处见真章,于平凡中创不凡,书写更多温暖而有力量的基层治理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