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求而不得,一方贴钱处置,绿色发展诉求催生——

威海液氯加工企业千里“联姻”茌平

本报讯 (记者 王培源 王鹏) 5月19日,茌平区信发华兴化工厂区隔壁的新项目主体已经竣工。这个预计今年9月建成投产的省级重大项目,是茌平与威海两家化工企业“联姻”的产物,一举解决了两家企业的发展难题。

威海企业为何不远千里搬来茌平,与本地企业达成合作?这要从信发华兴化工的副产品说起。信发华兴化工是茌平区一家生产氯碱的企业,每生产1吨烧碱,就会副产0.88吨的氯气。氯气是一种高毒气体,运输过程危险性大,且不宜储存。为保障氯碱生产,企业每天要贴钱处理700多吨液氯。

“企业氯碱生产线每日产生700余吨液氯副产品,按照当前市场价格测算,每吨需承担300—400元处置成本,历史最高处置成本曾达1500元/吨。”信发华兴化工有限公司液氯充装站站长徐延全说。

与此同时,千里之外的威海金鸿高分子化工有限公司却因拿不到原材料而苦恼。“我们的主打产品氯化聚乙烯,每年需要氯气原料15万吨。跨区域运输方案安全风险较大,且不符合关于危化品就近配套的相关政策要求。”威海金鸿高分子化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白杰说。

经过几番考察,金鸿公司决定从威海搬迁到聊城,在信发华兴化工隔壁,建设新项目,打造国内最大的氯化聚乙烯生产基地,并向茌平区政府提出,希望加快审批、尽快落地。

“本着‘企业有想法,政府有办法’的理念,我们积极对上争取,推动项目成功入选2024年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项目,保障土地指标263.6亩。同时,加强各类要素保障,帮助企业从‘要素超市’获取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相关指标共6吨。”茌平区发展和改革局副局长郝美想说。

茌平区还组织发改、审批、自规、住建等部门成立项目审批手续服务小组,采用容缺受理、并联审批等措施,仅用20多天就完成了工程规划许可和施工许可双证齐发。信发集团感觉项目前景良好,参股了新项目建设,两家上下游企业实现“联姻”,投资规模由原来的6亿元变为21亿元。2024年4月,项目动工建设,比原计划提前了9个月。目前,项目主体已经竣工,预计今年9月份建成投产。

“通过管道每年输送给他们15万吨液氯,让我们没了氯气销售烦恼。”信发华兴化工有限公司技术设备科科长张洪山高兴地说。

“我们需要的所有的原料,几乎全部来自于信发,产生的含盐废水回到信发被用来生产聚氯乙烯,这个是非常完美的循环经济。”白杰对两家企业未来的合作充满信心。

2025-05-20 一方求而不得,一方贴钱处置,绿色发展诉求催生——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69831.html 1 威海液氯加工企业千里“联姻”茌平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