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内陆港里崛起淀粉“超市”

——港口服务向内陆延伸的临清样本

■ 本报记者 王培源 王鹏 张洁

本报通讯员 金龙冰 李亚光

内陆港,作为畅通物流运输、构筑对外开放崭新高地的关键支撑,宛如一条强劲纽带,串联起国内外的资源与市场。当这一重要的物流通道与金融等创新服务相互交融,将会激起怎样的发展涟漪?让我们走进位于聊城临清的鲁西国际陆港,探寻其中的奥秘。

5月16日,在鲁西国际陆港进口木薯淀粉(超市)分拨中心,工作人员正熟练地装运着1500多吨来自泰国的木薯淀粉。这批优质原料即将踏上奔赴河北邢台的旅程,并且当天就能顺利抵达目的地。

“这里就如同一个品类丰富的淀粉‘超市’。我们就像逛超市购物一样便捷,一早接到下游客户的订单,上午在此下单订货,下午货物便能送到客户手中。基本上我想要的货在这里都能找到,而且货物质量上乘,让人十分放心。”河北邢台市倍增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文利感慨道。

冀鲁豫交界地带,堪称全国木薯淀粉加工消费的核心区域。这里有100多家相关企业,每年进口木薯淀粉原料的需求量超过30万吨。过去,企业进口原料往往需经青岛港卸货后,再通过汽车等运输方式运回企业,不仅耗时较长,物流成本也居高不下。

2022年,山东港口集团独具慧眼,在临清布局建设了鲁西国际陆港。通过集团内部资源的深度整合,鲁西国际陆港与青岛港实现了物流、通关的高效联动,为木薯淀粉加工企业开辟了一条更为优质的发展路径。

“通过500公里的铁路运输专线,实现海铁联运模式,单箱物流成本降低了十分之一。而且我们目前推行的转关政策,让纳入转关范围的货物到港后无需查验,运抵聊城后再进行查验,大大提高了运输效率。”聊城海关查检一科科长刘青青介绍。

这种高效联动不仅为企业带来了便利,更为山东港口集团创造了新的服务契机。近年来,山东港口集团积极推动从单纯的货运业务向综合服务贸易转型,不断为外贸企业叠加仓储、金融等多元化服务。此次,他们聚焦鲁西国际陆港周边企业面临的资金占压难题,精准发力。

“从下订单、支付国外定金,到发货及陆港通关,这一过程需要50到60天的时间,导致大量资金被占压,企业资金周转压力巨大。”张文利坦言。

为解决这一痛点,山东港口集团充分利用旗下贸易公司的全球资源,开启集中采购业务。同时,在鲁西国际陆港启用了1.7万平方米的监管场站和2000平方米的保税仓库。

“我们采取集采分销的模式,由贸易集团直接与海外厂家沟通,物流集团通过铁路运输将货物送至山东港口鲁西国际陆港进行仓储分销。周边的生产企业和贸易商可以直接从临清采购现货,既降低了采购成本,又提高了供货效率。”山东港口集团聊城代表处主任梁勇介绍。

企业资金占压的顾虑得以消除,运转效率大幅提升,直接带动了采购量和物流量的快速增长,形成了良性循环。前不久,鲁西国际陆港提前五年完成到发集装箱总量100万标箱的目标,全国首个进口木薯淀粉内陆分拨中心也在此正式投用,这无疑是其发展历程中的一座重要里程碑。

“以此为契机,我们将进一步拓展进口木浆、糖浆等大宗商品业务,推动临清从‘通道经济’向‘落地经济’转变,吸引更多的下游客户进驻临清,真正实现以港促产、以产兴城的美好愿景。”临清市商务和投资促进局副局长张绍山满怀信心地表示。

2025-05-20 ——港口服务向内陆延伸的临清样本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69835.html 1 内陆港里崛起淀粉“超市”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