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当有力度 服务有温度

——市市场监管局用实绩实效书写监管为民答卷

■ 本报记者 邹辉

本报通讯员 刘佳蕊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从斩获“山东省五一劳动奖状”,到荣获“全国市场监管系统先进集体”,聊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牢固树立和践行“监管为民”理念,锚定“走在前、挑大梁”,奋力“打头阵、当先锋”,以质量强市筑牢产业根基,以安全底线守护民生福祉,以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用市场监管实绩实效书写了一张可感可及的新时代民生答卷,为建设“六个新聊城”凝聚了奋进力量。

发挥职能,赋能高质量发展

碳计量是绿色低碳发展的“眼睛”。作为全国唯一一家以市级部门为筹建主体的国家碳计量中心(山东)落户聊城后,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山东省计量科学研究院加快国家碳计量中心(山东)建设,聚焦有色金属、化工等行业需求,以信发集团为样本,率先在有色金属行业开展碳排放直测与核算比对研究,着力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精准碳计量样板。截至目前,累计为300多家企业提供政策查询、专题培训、碳计量诊断和碳资产管理等服务。

当前,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已成为推动产业高端化、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市市场监管局积极构建“聊质通”质量基础设施(NQI)云服务平台,利用云计算、人工智能技术手段及时为企业提供一揽子服务。“聊质通”平台专门开设了冀鲁豫三省交界地区协同服务板块,为三地支柱特色产业提供精准高效的应用场景,打破“有限”区域限制,搭建“无限”服务架构,努力打造跨区域融合发展新路径。目前,“聊质通”平台设有33个NQI政务服务事项,200万条标准文库,冀鲁豫三省毗邻地区10万户中小微企业成为首期受益者。

创新监管,筑牢安全底线

“产品喷码是否清晰、封口是否严密,这些细节都得严格检查。”5月14日,山东永旺食品有限公司儿童食品生产车间,安全员宋盼盼拿着每日食品安全检查记录表,对当天生产的产品进行细致检查。

食品安全从来不是一件小事,而是关系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大事。今年以来,市市场监管局在食品生产企业原有点检制度的基础上,建立“私人化”的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清单,探索推行企业落实主体责任记录电子化台账,最大限度发挥监管服务功能,引导企业在规范中建立责任意识。为落实好属地管理责任,市市场监管局还对A级包保责任清单进行动态调整,组织各级包保干部适时开展督导并督促抓好问题整改,着力提升包保督导工作质效,让监管“跑”在风险前面,严防严管严控食品安全风险,切实筑牢食品安全防线。

“提质强企”行动是当前各级市场监管部门重点开展的一项帮扶活动,全方位为行业、企业质量提升“加油”。电线电缆产业是我市传统优势产业,然而目前却存在质量追溯体系不成熟、产业发展缺乏引领性等问题。市市场监管部门开展电线电缆产业“提质强企”行动,深入实施质量追溯、质量基础设施建设、质量问诊、技术方案库搭建、人才培育、知识产权维权、区域品牌打造等“七大工程”,从源头抓起,全链条提升产品质量,优化市场环境。

服务先行,优化营商环境

营商环境犹如水和土,是增强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市市场监管局坚持“服务型监管”理念,通过排查风险隐患、事前指导约谈、事中督导检查、事后总结提升四个步骤,将监管融入服务,让服务促进监管,探索出问题为导向、成效可验证、富有生命力的“服务型监管”工作机制,切实提升监管实效,进一步激发了市场活力。截至目前,该局共开展行政指导3.9万余次,涉及行政相对人11.5万余人,相关经验做法在全国市场监管系统推广。

“充值便利,退卡很难。”“卡还在,店却不见了。”……近年来,预付式消费在健身、教育、美容以及餐饮等领域遍地开花,却频因商家卷款跑路、收款不退等问题而纠纷不断。市市场监管局牵头建设“聊安付”平台,对预付式消费充值、核销、资金存管、资金划拨进行全链条闭环式监管,实现了部门协同监管、市场主体管理、预收资金管理、消费评价引流等功能。这一平台是山东省首个实质性运行的预付资金存管平台。

2025-05-21 ——市市场监管局用实绩实效书写监管为民答卷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69930.html 1 担当有力度 服务有温度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