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田埂上的农技培训课
■ 梁丽姣
最是一年春好处。沉寂了一个冬天的土地,随着气温回升、大地解冻,万物复苏,绿油油的麦苗在春风吹拂下微微荡漾,农民拔草、施肥灌溉,一幅生机盎然的春季农业生产画卷徐徐展开。
3月20日早上7时许,吃过早饭后,冠县桑阿镇大花园头村村民刘明玉骑着车子来到自家的麦地前。看着长势喜人的麦苗,刘明玉的心里乐开了花。
受2021年秋汛影响,冠县小麦播种时间普遍推迟,小苗和弱苗的面积增加,刘明玉家的麦田也在其中。今年2月底,看着田垄稀疏、弱不禁风的麦苗,刘明玉眉头紧锁:“今年的麦苗与往年比差远了,麦苗长得不好,产量就上不去,这可咋办啊!”
正在犯愁的时候,冠县农业农村局的农技专家们来到大花园头村的麦田里,拿起小铲子仔细察看小麦墒情,现场上起了培训课,为农户们传授管理办法,刘明玉也围上前去,聚精会神地听专家为小麦“把脉开方”。
“去年小麦播种时田间湿度大,整地质量差,土壤比较暄松,要在小麦返青前后,及时镇压。镇压后要划锄,提高地温,促进麦苗生长,还可以保蓄土壤水分,消灭一部分杂草。另外,还要提前防治茎基腐病和纹枯病,提高小麦产量。”冠县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人员张鲁江察看小麦生长情况后,针对存在的问题,给出了科学的解决办法。
“之前不知道啥是麦田镇压,心里老是犯嘀咕,麦苗本来就长得不好,生怕再压坏了,眼看着镇压之后的麦苗越长越好,我这疑虑也打消了,这种地呀,还得依靠科技力量。”看着郁郁葱葱的麦苗,刘明玉伸出大拇指为农技专家的“高招”点赞。
为促进小麦苗情转化,做到促弱转壮,冠县成立了18个督导组,6个技术指导组,开展“科技壮苗”行动,干部不间断深入各自帮包乡镇和村庄开展督导、指导,农业技术人员在田埂上做研究、解难题,植保无人机、小麦镇压机轮番上阵,相继进行病虫害防治、麦田镇压。
刘明玉家的麦苗越长越好,离不开冠县农业农村局技术人员的“科技扶持”,现在一有时间,刘明玉就会跑到麦田里,悉心照顾这些麦苗。
冠县桑阿镇黑周村的一处麦田,也同样得到了农技专家们的“关照”。远远看去,只有一垄之隔的麦苗有着两种截然不同的形态,田垄东边的麦苗长势喜人,田垄西边的麦苗却较为稀疏,两边麦苗均为同期播种,差距为何如此悬殊?
“这是因为我们在麦苗生长前期进行了覆膜管理,小麦虽然播种晚,但长势与往年一样,小麦根叶粗壮,长势好,产量也会更高。”张鲁江给出了答案。针对不同苗情的麦苗,冠县农业农村局制定了不同的“科技壮苗”策略,让农户们对夏粮丰产丰收重新燃起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