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好“办事员” 架好“连心桥”

——梁水镇镇多部门联动办好民生实事

■ 本报记者 林金彦

本报通讯员 相宝光

东昌府区梁水镇镇在办理12345市民热线工单工作中,时刻将群众冷暖放在心上,探索建立起由司法、民政、妇联、关工委、公安、市场监管等多部门参与的联动机制,将热线打造成了一条“亲民线”“连心线”。今年以来,该镇共办理960余件12345市民热线工单,满意率达到97%。

老人接回家了

“我已经回家了,谢谢你们的帮助!”3月21日,家住梁闸村的黄大娘专程来到镇民生服务热线办公室,向工作人员表达她的谢意。

事情是这样的,黄大娘的老伴多年前因意外去世,她省吃俭用在镇驻地给儿子买了婚房。完成了儿子的终身大事后,黄大娘有了再婚找老伴的念头。她与一位男士共同生活一段时间后,感觉不合适便分开了。

儿子和儿媳认为母亲的举动让他们在村里抬不起头,拒绝让黄大娘回家。家中不但屋门被锁,还被断了水、电,黄大娘只好住在镇上的旅馆。3月4日,她拨打了12345市民热线。经镇12345市民热线办公室指派,梁水镇镇妇联、民政所、司法所成立联合调查小组,联系黄大娘的儿子及儿媳解决此问题。工作人员通过亲情感化、以案释法,对他们进行说服教育,最终,他们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将黄大娘接回了家。

抚养费有着落了

家住杨天洪村的12岁女孩小英(化名)家庭生活十分不幸,父亲因患精神疾病离家出走,母亲改嫁他乡,她跟年迈的爷爷奶奶相依为命,生活十分困难。今年3月6日,其爷爷杨先生通过12345市民热线,咨询是否能为小英办理最低生活保障。

镇12345市民热线办公室立即按规定将此案分发给镇民政所、妇联、司法所、关工委等有关部门调查核实。由于小英的父亲患精神疾病离家出走,其母虽然再婚,但法律上的抚养义务关系并没改变。根据我市低保政策,小英不符合办理最低生活保障的条件。经镇、村调解员联合调解,小英的母亲支付了孩子的抚养费。“俺孙女的抚养费终于有着落了。”杨先生高兴地说。

务工工资到手了

1月30日,该镇梁浅新村的张先生向12345市民热线反映,其孙子在该镇驻地一家连锁超市务工。工作两天后,因感觉这份工作不适合自己,张先生的孙子便辞职回家。在与超市讨要工资时,超市以工作时间短为由,拒绝支付工资。

张先生拨打了民生热线,请求提供帮助要回工资。当日,镇12345市民热线办公室指派镇民政所、市场监管所等有关部门共同参与沟通调解。经与商家沟通,当日下午张先生的孙子便收到了工资。“谢谢你们的帮助,为你们的办事效率点赞!”张先生专门致电工作人员表示感谢。

2022-03-25 ——梁水镇镇多部门联动办好民生实事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7046.html 1 当好“办事员” 架好“连心桥”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