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东广:走出国门签“订单”

■ 本报记者 张目伦

本报通讯员 牛贵葆 张先昌

广袤的田野上,沉甸甸的麦穗在风中摇曳,展现出一片丰收的景象。6月6日,记者来到莘县大王寨镇木材与木制品加工协会,圆木旋皮、皮子晾晒、胶合板生产,现场忙得不亦乐乎。该协会会长夏东广介绍,近期,大王寨镇木材与木制品加工协会为会员单位统一引进和更换先进生产设备,生产线从1条发展到2—3条。企业原来日加工木材50万吨,现在达1000多万吨,产量和产值翻了一番。

夏东广是大王寨镇杨庄村人,系莘县晓聪木材加工厂厂长,从2004年开始从事木材加工行业至今。2020年,夏东广成为山东省木材与木制品协会会员,2023年当选为该协会副会长。2022年,夏东广发起成立了莘县大王寨镇木材与木制品加工协会,并担任会长。该协会由原来的几十家会员单位,发展到如今的130多家,不断扩大。

为了把木材与木制品加工产业建设成为当地群众致富的“摇篮”和实现乡村振兴的主力军,夏东广费了不少心思。“我先后三次参加由省政府、省木材与木制品协会组成的联合考察团,先后去了安格拉、赞比亚、刚果、纳米比亚、波黑、塞尔维亚,以及中东和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学习考察了木材与农业项目,并把木材产品和绿色农业产品带出国门。这几次出国学习考察,既有签约,也有订单,可为协会会员单位增加3000多万元的产值。”夏东广说,通过走出国门学“真经”,他开阔了眼界,增强了见识,掌握了国外木材市场行情。之后,他带领协会会员单位先后到山东临沂、河北邢台等地参加对接会,进一步拓宽了产品销售渠道。“过去,多数会员单位年产值只有几百万元,现在都提升至一千多万元。”夏东广说。

生产线增加后,生产品种也由单一向多元化发展,除了杨木单板,还有杨木胶合板、成品板、密度板、木地板、插接板等,其中插接板销往日本和韩国。品种的多元化,拉长了产业链条,增加了群众收入。如今,该协会会员单位已吸纳3000多人就业。

2025-06-12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71159.html 1 夏东广:走出国门签“订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