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新区激发社区治理内生动力
本报讯 (记者 贾新伟 通讯员 孟琳蕙 李传振) 6月16日,记者从高新区获悉,该区积极探索社区“多元共治”新模式,成功破解社区管理难题,提升居民幸福感,营造出睦邻友好的基层治理社会氛围。
6月16日,走进金柱·大学城东苑小区,新修复的监控设备、平整的沥青路面、整洁的绿化带映入眼帘。而在半年前,这里还因业委会信任危机、公共设施老化等问题,居民投诉接连不断。
小区居民马姗姗回忆:“当时,原业委会计划动用维修基金来维修小区设施,但我们业主事先却一点也不知道。后来,我们在业主微信群里追问,得到的回应也是含糊其辞。”
为化解矛盾,解决社区难题,九州街道黄山路社区迅速行动,探索“党建引领+业主自治”管理模式。同时,建立“社区+业主代表团”管理体系:以楼栋为单位,鼓励支部党员、小区业主参与小区治理,推选业主代表,共同为小区出谋划策。
“作为党支部书记,我既要抓好党建工作,更要担起基层治理的责任。”金柱·大学城东苑小区党支部书记梁首明说,他梳理矛盾焦点,入户了解情况,与楼代表共同商讨解决方案,大事小情全部公开,让居民真正心里有底。
目前,该小区23栋住宅楼和商铺共推选出40余名业主代表及志愿者。他们活跃在小区的各个角落,不仅参与公用设施管理、矛盾调解,还成为居民与社区沟通的桥梁。
“现在,我能把大家的想法直接反映给社区和物业。”业主代表陈景山说,“小区北门道路的修整、监控设施的装修,从招标到验收,业主代表全程参与。”自“多元共治”模式推行以来,小区的热线投诉量同比下降62%,惠及居民近万人;通过“矛盾调解直通站”,就地化解纠纷83起,实现了“小事不出楼栋,大事不出社区”。
为进一步推动党建引领物业健康发展,黄山路社区还创新引入“红色合伙人”机制,推选退休党员干部担任小区的“红邻书记”,建立起一支有20余名党员参与的志愿者队伍,并联合聊城市技师学院老干部第七党支部,成立共建联盟,成为调解矛盾的“润滑剂”。
黄山路社区党委书记迟连亮介绍:“我们还将推广数字化治理模式,开发‘居民议事云平台’,进一步拓宽居民参与渠道,让社区真正成为共建共治共享的幸福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