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面对面 梦想零距离
——聊城市2025年普通高校招生填报志愿咨询会举行
■ 文/郝凯 图/刘德策
6月27日上午,聊城市2025年普通高校招生填报志愿咨询会在万达广场西厅举行。
不到9时,万达广场二号门入口处便已人头攒动。不少考生在父母陪伴下提前到达,手中拿着精心准备的问题清单,等候入场。这场关乎考生未来学业与职业发展的关键“问策”由此拉开帷幕,来自全国多地的60余所知名高校招生团队现场“摆摊”,为数千名考生及家长提供“面对面”深度咨询服务。
一站式解决报考难题
会场内,各高校展位整齐排列,阵容涵盖“双一流”学府、特色鲜明的应用型院校、省属重点高校及省外强校等,招生资料琳琅满目。
考生李馨歌在父母陪同下穿梭于展位之间,仔细比对不同院校专业组的历年位次。“以前查资料像大海捞针,今天直接和招生老师面对面交流,连专业的核心课程和就业方向都问得明明白白!”她感慨道。值得一提的是,山东考试信息网与聊城日报传媒有限公司在现场设立的数据查询专区和政策解读台,为咨询会增添了更多专业性与可靠性。
招生负责人零距离释疑
“老师,这个专业大类分流后,具体方向是按成绩还是兴趣选择?”“学校转专业政策卡得严吗?”……在中国人民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热门高校展台前,考生与家长的提问声此起彼伏。南京大学的一位招生老师在耐心解答时特别提醒:“学校平台固然重要,但更关键的是衡量专业是否契合个人志向与潜力。”这种即时精准的互动,让原本抽象的名校轮廓在考生心中变得具体清晰。
面对新高考“专业+院校”志愿模式的复杂性,不少家长有些焦虑。陕西师范大学招生负责人张鑫以具体案例讲解平行志愿投档规则与“冲稳保”策略:“高分段考生可‘冲’比自身位次高1000—2000位的985院校,但需接受专业调剂;同时选好与位次匹配的‘稳’档院校王牌专业,再用本省实力较强大学的优势专业‘保底’——梯度拉开才能最大限度规避风险。”他强调,真正的志愿填报策略是基于位次分析的科学配置,而非盲目冲高。
社会力量共筑护考平台
“志愿填报是高考的‘第二战场’,这场咨询会正是我市响应教育部‘高考护航行动’的创新举措。”聊城市教育考试与教学研究院大中专招生科科长王炳祥表示,此类公益咨询会已成为聊城高考服务链条中的关键一环。而作为主办方的聊城市新闻传媒中心,则依托媒体平台优势,前期通过全媒体渠道预热推广,并在活动当天制作短视频,将现场精华内容传递给未能到场的考生家庭,充分彰显了公共服务的温度与广度。
当正午阳光洒落,喧嚣的会场渐归宁静。一位家长认真备注保存招生负责人的联系方式,转身对孩子说:“回家再仔细商量,这下心里有数了。”至此,笼罩在考生志愿填报蓝图上的迷雾逐渐消散。经历过高考洗礼的考生们,正借助这场面对面的深度对话,在未来的学业与职业道路上,锚定更加清晰的前行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