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打造优质企业“热带雨林”

本报讯 (记者 白文斌) 政府精准灌溉,企业向新而行。通过梯度培育、精准施策,全市省级以上优质中小企业数量较2021年增长近10倍,专精特新企业利润率高出规上企业19.64个百分点,成为驱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

在茌平化工产业园的信发瑞捷生产车间,各生产线正全力生产赶订单。作为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新材料企业,信发瑞捷凭借其高性能的合成酯产品,持续拓展国内外市场。“我们的单甘酯、季戊四醇酯等核心产品能精准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在国内外市场表现亮眼,尤其自主研发了高端季戊四醇酯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企业的销售负责人曹壮告诉记者,今年上半年,企业销售额3.1亿元,圆满完成了既定销售目标。

亮眼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当地政府“精准滴灌”式的扶持。茌平区工信部门积极牵线搭桥,促成信发瑞捷与深圳职业技术大学、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聊城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建立深度产学研合作,明确重点研发方向,并在大学校园内共建小试平台,为企业技术攻关提供了坚实保障。企业负责人力资源工作的李晓庆表示:“政府促成的校企合作,为我们输送了源源不断的高素质人才,搭建了优质的科研创新平台。仅今年我们就通过校招招聘了20多名本科和研究生,大大增强了我们在人才储备和技术研发上的底气和实力。”

秉持“向‘新’而行、以‘质’取胜”的理念,在政府帮扶下,信发瑞捷持续加大科研投入,联合中科院“百人计划”专家扩充研发队伍、升级实验室,研发的高端合成酯产品接续突破技术壁垒。研发负责人金桂芝手持自主研发的合成酯样品向记者介绍:“我们研发的高端合成酯产品,工作温度范围覆盖零下60摄氏度至零上400摄氏度的极端环境,满足航天等领域对极端环境的需求,企业近期自主研发的一项产品,打破了发达国家的长期技术垄断,使我们在国际上有了一定的话语权。”

2024年,这家手握12项核心专利的企业实现销售收入7亿元,单甘酯产品占据全国市场份额30%,拳头产品PETS(季戊四醇硬脂酸酯)更是以65%的占有率领跑全国市场,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我们就像园丁,既要精准施肥又要防治病虫害。”茌平区工信局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主任孔祥宇说,“我们通过政策赋能引导企业持续加强技术创新,构建‘选种、育苗、培优’全周期培育机制,以铝加工、绿色化工为支柱,培育出一批‘专精特新’标杆企业,不断推动中小企业向‘新质生产力’跃升。”按照当地规划,到2026年,茌平将建成3个特色产业集群,培育10家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专精特新企业研发投入强度突破8%,打造黄河流域先进制造业高地。

信发瑞捷的成长是聊城市培育优质中小企业梯度体系的一个生动缩影。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市拥有创新型中小企业1811家、瞪羚企业97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3家,形成了基础稳固、层级分明、引领性强的优质企业梯队。新认定的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平均研发投入强度达8.87%,平均拥有研发机构1.72个、I类知识产权1.96个、II类知识产权10.20个,上年度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加权平均高达28.82%,已成为推动全市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2025-07-08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72585.html 1 我市打造优质企业“热带雨林”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