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舸争流处 飞桨破浪时
——2025年“京杭大运河”皮划艇马拉松系列赛暨全国青少年皮划艇U系列联赛综述
■ 本报记者 陈金路
7月12日至13日,东昌湖与大运河水域迎来了一场“双赛合体”的水上运动狂欢。2025年“京杭大运河”皮划艇马拉松系列赛(山东·聊城站)与全国青少年皮划艇U系列联赛在这里激情开赛,来自武汉、上海、苏州、杭州、北京、聊城、无锡、天津等全国14个地市的240余位优秀运动员用汗水与拼搏征战水城,用实力呈现水上争雄的绝美风采。
皮划艇马拉松:运动健将劈波斩浪
皮划艇马拉松赛道起点设在东昌湖南关桥西侧水域,赛道沿途经过东昌湖南关桥、月亮岛、湿地岛,然后进入大运河山陕会馆水域、大码头和小码头、闸口桥、廊桥、铁塔水域,最后再进入东昌湖、北关桥、湖心岛、东昌大桥,过沙滩浴场和水城明珠水域后,来到终点东昌湖金凤广场水域,全程10公里,涵盖了东昌湖和大运河主要的自然与人文景观。
7月12日上午,10公里皮划艇马拉松比赛起点,聊城市第一实验学校专业组选手马梓硕与李易玄并肩而立,互相加油打气。马梓硕的妈妈在观众台上满脸期待,大声喊道:“儿子,加油!妈妈在直播上看你比赛!”
随着发令枪响起,战火瞬间被点燃。马梓硕与李易玄展现出非凡的爆发力,强有力的双手快速划动,冲了出去。过南关岛南桥桥洞时,多数选手想从最左侧桥洞过弯,导致此处拥堵、速度减缓。而一些在起点位于右侧和后面的选手抓住时机,巧妙超越了不少对手。一艘艘皮划艇在水面上飞速穿梭,运动员们快速划动船桨,每一次划水都溅起晶莹的水花,留下一道道长长的白色水痕。
9时29分左右,选手们陆续驾船划过西关街桥下,向终点发起最后冲刺。聊城市第一实验学校选手徐嘉身姿矫健,直立身子,双腿迅速调整姿势,以便更好地发力。他接连超越了前面的选手,伴随着一声大吼,率先冲过终点,成功拿下男子专业组单人划艇10公里冠军,马梓硕获得亚军,翟康博获得季军。
大众组的公开组与大师组赛项同样精彩。在男子、女子单人海洋皮艇10公里赛项中,选手们奋力追赶,展现出顽强的毅力。
不久,各项目冠军纷纷诞生。湃斗士水上运动俱乐部的傅锴峰在男子公开组单人海洋皮艇10公里比赛中夺冠;扬州嘉泽水上运动俱乐部的胡江华斩获男子大师组单人海洋皮艇10公里冠军;水界龙门的苏静在女子公开组单人海洋皮艇10公里比赛中折桂;蛟龙小队的雷宾拿下女子大师组单人海洋皮艇10公里冠军;聊城市第一实验学校的王艺腾夺得女子专业组单人划艇10公里冠军。值得一提的是,专业组男子、女子单人划艇10公里的冠、亚、季军被聊城市第一实验学校学生包揽。
2025年“京杭大运河”皮划艇马拉松系列赛全年共八站,从4月延续至10月。77名运动员参赛的2025年“京杭大运河”皮划艇马拉松系列赛(山东·聊城站)是其中一站,此前,赛事先后在苏州吴江、北京朝阳区、浙江杭州等地举行。
青少年U联赛:小将逐浪东昌湖
全国青少年皮划艇U系列联赛同样精彩纷呈。7月12日上午9时许,来自全国各地的162名小将齐聚东昌湖金凤广场水域,以桨会友、逐浪拼搏。赛事涵盖U18、U15、U12、U9四个年龄组别,项目丰富多样。专业组(U18、U15)设置了皮艇及划艇的200米、500米、1000米男女子单人项目;大众组(U15、U12、U9)除青少年皮划艇单人、双人项目外,还有海洋皮艇项目,以及家庭双人独木舟(U12、U9)200米项目和K艇技能达标测试(U15、U12)。
来自南京苏杰学校10岁的潘艺天和周烨参加男子单人青少年皮艇200米、500米、1000米比赛。他们虽然年纪小,但在赛场上毫不畏惧,眼神中透露出超乎年龄的专注与坚定,每一次划桨都竭尽全力。聊城市第一实验学校11岁的杨佳睿参加男子双人青少年皮艇500米比赛,他表示:“特别期待这次比赛,我和搭档训练了很久,希望在赛场上取得好成绩。”
青少年U9组200米决赛扣人心弦。6条航道上的小将们紧握船桨、眼神专注。发令枪响,艇身瞬间前倾,水花四溅。穿红色上衣的女孩张嘉宁爆发力惊人,前50米便占据领先地位。她手臂肌肉线条因发力而凸显,每一次划桨都精准有力,临近终点时,再次加速直接撞线,岸边裁判举旗示意的瞬间,观众席爆发出雷鸣般的呐喊。张嘉宁的爸爸张广星表示,他们老家是临清的,就读于南京苏杰学校,已经连续两年参加U系列联赛。此前,张嘉宁报了14个项目,夺得了14枚金牌。“这次在聊城站,我们报了8项,目标是冲击8枚金牌。”张广星的言语中对孩子充满自信。
比赛现场,小选手们毫不畏惧,划起船桨来有模有样。经过激烈角逐,各项目的冠亚季军各归其主。据了解,此次联赛报名参赛人数达162人,单站参赛人数众多,彰显出青少年对皮划艇运动的浓厚兴趣和高涨热情。
市体育事业发展中心主任董玉峰表示,本次大赛在聊城成功举办,有着必然因素:聊城凭借地处冀鲁豫三省交界的优越区位和发达交通网络,为全国各地参赛队伍提供了便捷的参赛条件;近年来持续的投入建设,使我市具备了承接大型赛事的硬件能力;高效有序的赛事组织工作和细致周到的后勤保障,充分彰显了聊城卓越的办赛水平和强大的城市综合治理能力。同时,赛事的举办还点燃了本地市民的体育热情,营造出浓厚的全民健身氛围,为城市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有力推动了本地体育事业迈向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