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点滴”到“汪洋”
——新华路街道全民参与绘就社区文明新画卷
■ 本报记者 吕晓磊
本报通讯员 朱红光
理发台前的温情互动、志愿者的细致服务、消防演练中的紧张有序、养宠居民的自觉自律……在临清市新华路街道,这些看似微小的举动,在烟火气中悄然汇聚成一幅幅以文明为底色的幸福画卷。
这画卷的背后,是社区居民的共同努力。无论是志愿者们无私的付出,还是普通市民对社区规范的自觉遵守,都如涓涓细流,汇聚成文明实践的汪洋大海。
指尖流淌的民生暖流
7月10日,华润社区活动室的长椅旁,老人们手持活动券有序排队。志愿者马丽娟手持剪刀,熟练地为82岁的李福顺修剪头发:“李叔,剪了头发您的小辫儿可就没有了!”李福顺笑得合不拢嘴:“我那重孙子就爱揪我这小辫儿!”剪刀开合间,银白的发丝簌簌落下,老人梳理着整齐的头发,露出满意的笑容。
在隔壁的耳检摊位前,65岁的王建国正接受志愿者的细致检查。检查结束后,志愿者又递上一本耳部保健手册。王建国翻看着手册感慨道:“这些服务看着不起眼,却是我们老年人最需要的!”
据了解,今年以来,新华路街道已开展此类便民服务活动23场,服务群众 1800余人次。“社区工作就像理发,得精准剪在群众需求的点子上。”新华路街道办事处主任姚强的话,道出了基层服务的真谛——于细微处见初心,用精准服务暖民心,让文明实践的成果真正惠及每一位居民。
文明养宠的社区共识
在古楼社区活动广场的宠物粪便箱旁,市民赵龙牵着自家的金毛犬,用拾便袋拾起狗粪后扔进专用垃圾桶。“以前总觉得牵绳、捡粪便这些事麻烦,直到亲眼看见邻居家孩子被没牵绳的狗吓哭,才明白这根牵引绳牵的不仅是宠物,更是一份责任。”赵龙的话道出了许多养宠居民认识的转变。
“以前居民聊天时,总有人抱怨小区里宠物粪便多、遛狗不牵绳,现在这样的吐槽越来越少了。”社区网格员刘敏介绍,如今,在新华路街道,文明养宠正逐渐成为街头巷尾的新风尚。
“下一步,我们计划在全街道推广‘宠物文明积分制’,养宠居民只要遵守文明规范就能积累积分,积分可以兑换宠物体检券、社区理发券等实用福利。” 姚强表示,街道将用实实在在的实惠激励更多人主动践行文明养宠理念,让他们的自觉能被看见、被鼓励,让和谐之风吹遍社区的每个角落。
“零距离”的安全守护
“砰!”在元仓社区的活动广场上,一声闷响骤然划破平静,模拟火场的浓烟瞬间喷涌而出。“大家快捂住口鼻!弯腰低姿!”志愿者的呼喊声随即响起,居民们立刻用湿毛巾紧紧捂住口鼻,猫着腰快速向安全区域撤离。另一边,志愿者王力正手把手教市民操作灭火器。
“去年消防演练时,能正确使用灭火器的居民还不到三成,现在实操考核合格率已经达到82%了。”社区党委书记韩兴旺翻着演练登记表欣慰地说。居民郑强举着手走上前说:“王老师,下次演练能加些电动车防火的内容不?我邻居因为飞线充电,电动车都烧没了,太吓人了!”王力立刻掏出笔记本认真记下:“您说得太对了,这正是我们下一步要重点补充的内容。”
“社区是城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也是文明实践的‘最初一公里’。”新华路街道党工委书记朱亮表示,街道将继续聚焦群众需求,把消防演练、安全科普等文明实践活动办在实处,让“小活动”传递“大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