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坚:算好“三笔账” 拓宽共富路

■ 本报记者 林晨

“去年,在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村的集体收入首次突破百万元大关……”日前,东昌府区韩集镇石海子村党支部书记朱坚,分享了他将一个葡萄种植传统村打造成“富美乡村”的奋斗历程。其核心密码,在于坚持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用“三笔账”凝聚人心、激活内生动力。

石海子村有着较长的葡萄种植历史,但一直存在种植散、品牌弱、销路少、效益差的问题。朱坚上任村党支部书记后,经过大量走访调研、外出学习,决定打破传统思路,以规范化铸就品牌、以规模化提升效益,成立由党支部领办的百优果蔬专业合作社。合作社由村集体统一管理,聘请经验丰富的种植户负责运营,并推广先进经验。通过高收入户带动低收入户、优质产品引领普通产品,实现从种植到销售的全程统一管理,促进资源与技术共享,达成抱团发展,有效提升规避市场风险的能力。

合作社成立之初,朱坚遇到了很多阻力。部分村民持观望态度,尤其是一些种植效益较好的种植户担心利益受损,合作社成员一度不足10户。面对群众的不理解、不信任,朱坚挨家挨户做工作,并给大家算好“三笔账”——以统购统销降低成本的“经济账”、通过品牌运营提升附加值的“发展账”、实现抱团取暖抵御市场风险的“长远账”。经过持续的政策宣讲和恳谈协商,朱坚用翔实的数据分析和可操作的收益方案赢得了群众信任,其中几户种植大户还主动认领了技术指导岗位,实现了从“要我入社”到“我要入社”的转变。

当年,全村葡萄种植效益便实现了25%的提升。初战告捷给了朱坚更大的信心和动力。他带领合作社乘势而上,又流转了85亩土地,规划建设21座高标准精品果园大棚。蓝图虽好,高昂的建设成本却成了新的挑战。面对困难,合作社内部“能工巧匠”齐上阵:几名高级焊工带领焊工班齐心协力,吃住在工地,昼夜奋战两个多月,硬是靠自己的双手将建设成本缩减了近40%,上演了一场自力更生的“大棚攻坚战”。这场攻坚,生动诠释了合作社“抱团取暖”的凝聚力。

正是这种凝聚力和拼搏精神,支撑着合作社不断发展壮大。如今,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合作社经营收入3年内突破1200万元,核心产品阳光玫瑰葡萄单品年销400万元,带动社员户均增收2.8万元、村集体增收12.6万元,累计为213户村民发放公益果蔬5.8吨。目前,合作社已成为带动全村集体增收、村民致富的重要支撑。

“我们将进一步巩固、扩大合作社的发展优势,带领村民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好愿景。”面对未来,朱坚信心满满。

2025-07-14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72880.html 1 朱坚:算好“三笔账” 拓宽共富路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