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单打独斗到协同作战
——湖西街道构建多元解纷体系
■ 本报记者 贾新伟
本报通讯员 薛文倩
近年来,度假区湖西街道通过整合多方资源、搭建联动平台、延伸矛调触角,构建起“纵向贯通、横向联动”的多元解纷体系,努力打造“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和美湖西”品牌。
湖西街道积极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吸纳综治、司法、信访、市民热线等多个职能部门入驻,全面构建“大综治”立体化社会治理新格局。
前有受理窗口,后有调解区域。湖西街道建立了“月旺调解室”,由具有19年村党支部书记工作经验的刘月旺担任调解室负责人。调解室发挥熟悉社情民意、善用群众语言的优势,推动婚姻家庭、邻里纠纷等民生矛盾就地化解。
湖西街道创新推行“123联勤”警调对接机制,在警务站设立调解室,充分发挥 “警”的优势、“调”的作用,抓住矛调“黄金 30分钟”。
“对于适宜用调解方式解决的经济纠纷、邻里纠纷等,民警接警后,采用‘1名正式干警、2名调解员、3名辅警’共同出警的模式。”调解员付邦忠介绍,如此一来,就实现了矛盾纠纷“随出随调”。今年3月份以来,湖西街道运用该模式处理民事纠纷15件,调解成功率100%。
司法所统筹协调;派出所执法保障;法律服务所专业支撑……湖西街道建立三方联动机制,合署办公,联合开展法律服务、普法宣传、矛盾排查、纠纷化解等活动,实现了矛盾调解从“单打独斗”到“协同作战”的跨越,释放出“1+1+1>3”的聚合效应。针对农民工欠薪、物业纠纷等群体性矛盾,湖西街道建立了“调解员+律师”协同调解机制,2025年以来,累计出具法律意见书26份,有力筑牢了调解工作的法治根基。
如今,湖西街道建有街道调委会1个、社区调委会14个,并在傅家坟、端庄等业态丰富的社区分别成立“静心调解室”“俩大姐调解室”等品牌工作室,形成了“分级处置、双向联动”的工作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