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暑期防溺水的关键“加法”

■ 赵宗锋

暑期防溺水,是天大的事。连日来,全国各地使出浑身解数,人防技防齐上阵,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纷纷在防患于未然上做足“加法”。

聊城也不例外:警方加大巡护力度,无人机“空中执勤”与地面警力协同作战,织密安全防护网;在重点水域布设智能防溺水监测系统,推动预警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预防”转变;“五老”志愿者等各类志愿队伍更是群策群力,动态巡逻与宣传教育双管齐下,共同构筑起坚实的防溺水安全防线……

在做好这些“加法”的同时,更需抓住关键。笔者走访了解到,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暑期防溺水,重在源头治理,重中之重是进一步压实家长的监护责任。

家庭是防溺水的第一道防线。作为孩子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家长应切实履行好监护职责。过往的痛心案例一再敲响警钟:不少儿童溺水悲剧,根源就在于家长的疏于看护。监护人带孩子外出,务必保持“一臂距离”,尤其要避免沉迷手机等分心行为。民法典、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更是从法律层面明确规定了监护人的责任——家长必须为孩子创造安全的生活环境。尤其在暑假,千万不能让孩子独自留在河边、水库边等危险区域。否则,一旦悲剧发生,家长不仅会承受巨大的情感痛苦,也难逃相应的法律责任。

值得肯定的是,许多学校在暑期《致家长的一封信》中,清晰界定了家长的监护责任,这至关重要。防溺水宣传,不仅是面向孩子的安全教育,更应是面向家长的普法教育。让家长深刻认识到自身行为的边界,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才能有效避免更多悲剧。

一些基本的家长监护要点必须牢记:教育孩子严守防溺水“六不准”原则;落实孩子动态的“四知”原则(知去向、知同伴、知内容、知归时);以身作则,做好日常安全防护。外出时,尤其要避免带孩子涉足野外危险水域。

防溺水的核心密码,就是“责任”二字。家长多一分细心,孩子就多一重保障。千方百计压紧压实家长的监护责任,正是当前我们最需要做好的那道关键“加法”。

2025-07-21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73257.html 1 做好暑期防溺水的关键“加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