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新生活 绿色新未来

——冠县多领域突破勾勒发展全景图

■ 本报记者 刘亚杰

盛夏的冠县,绿色动能澎湃不息。山东省首笔充电碳普惠交易落地、冠州国际陆港铁路专用线项目加速推进、绿电产业园试点成功入选……连日来,多项突破性绿色成果密集涌现,勾勒出一幅向“绿”而行的生动图景。这不仅是技术的革新、模式的跃迁,更是冠县以“降碳”为笔,探索高质量发展新范式的深刻实践。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构建绿色低碳能源体系,是积极探索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从精准量化低碳行为的“碳汇工具箱”,到“铁海联运”激活的物流效能,再到绿电园区引领的能源结构深度优化,冠县正以前瞻布局和创新突破,在齐鲁大地澎湃绿色新势能,为“碳索”低碳新生活、“绿动”发展新未来写下坚实注脚。

交通碳汇破题

首单交易解锁绿色收益

绿色低碳转型,交通领域率先突破。7月16日,聊城交运集团冠县汽车站与赫锐德(山东)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签署碳普惠交易协议,并通过苏州碳普惠智能服务平台完成线上信息录入。此次交易卖出200吨由电动专用车替代燃油车所产生的碳减排量,标志着山东省首笔落地的充电碳普惠交易在冠县正式完成。

“新能源公交车充电碳普惠‘首单’交易,为发展交通碳汇提供了‘冠县方案’,有力促进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共同提升,有效拓宽生态产品价值转换途径。”冠县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代硕表示。通过抢抓碳汇碳普惠政策机遇,积极推进交通领域碳汇开发工作,利用成熟的专用车充电桩碳普惠方法学,准确量化新能源公交车低碳行为,核证碳资产904吨,按照目前的市场价格,可获得1.8万元“绿色收益”。这笔收益不仅是生态价值的直接体现,更让低碳行为有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激励,为交通领域碳汇开发打开了新空间。

物流转型提速

“公转铁”激活低碳效能

交通领域的绿色转型不止于碳资产的量化交易,更体现在物流模式的深层变革上。

7月17日,冠州国际陆港铁路专用线项目建设现场一片忙碌,工作人员正全力冲刺明年建成投用的目标。作为冠县推进“公转铁”转型的核心项目,它承载着优化物流结构、降低碳排放的重要使命。

冠州国际陆港铁路专用线是冠县继开通天津港实验班列、始发北京客运班列后,又一重要的交通物流项目,也是冠县坚持以绿色为底色、以改革为引擎、以惠民为宗旨,着力培育交通运输新质生产力,不断探索和拓宽绿色低碳发展路径的生动实践。

“‘公转铁’不仅可以有效缓解公路运输压力,减少交通拥堵和污染物排放,还可根据客户需求进行定制服务,提高物流效率,减少货物运输的时间和成本,同时确保货物和人员的安全,促进绿色交通发展和产业升级。”代硕介绍。该项目建成后,将形成1800万吨/年货物吞吐能力,年降低物流成本10亿元以上,为冠县积极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打造辐射京津冀豫、连通长三角、服务晋陕蒙的物流中心奠定坚实基础。

从“公路为主”到“铁海联运”,冠县正以物流模式的迭代升级,为绿色低碳发展注入新动能。

能源结构优化

构建多元“碳汇工具箱”

如果说交通物流的低碳转型是冠县绿色发展的“动脉”,那么能源结构的深度优化则滋养了高质量发展的“毛细血管”。

7月10日,省能源局对2025年度山东省绿电产业园试点园区名单进行公示,全省共10个园区拟确定为绿电产业园试点园区,冠县经济开发区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成功入选。通过绿电产业园试点建设,冠县经济开发区在原有四大主导产业的基础上增加新能源及配套产业板块,拓展延伸了新能源产业链条,显著改善了园区的产业结构。预计到2027年底,园区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将突破5万千瓦,可以大大提高园区的绿电消费比例,园区绿电使用占比将达到40%以上。

中电冠县独立储能电站项目有20个储能单元、40个储能仓,全部采用锂离子电池技术。“它如同一个超级充电宝,在电力富余时储电,在用电高峰时放电,有效调节供需错配,增强电网稳定性。该项目最大储电量为20万千瓦时,2025年6月26日完成并网送电,年充电量可达7600万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煤7万余吨,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0余万吨。”中电冠县独立储能电站副厂长张坤介绍。

记者了解到,今年该县共谋划储备省市县重点项目106个,总投资606.37亿元。并加快陆上风电、铁路专用线、大沙河水库、华辉高精度高耐候超薄材料等重大项目建设,强力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助力绿电发展进入快车道。

“我们积极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试点县建设,大力实施新能源发展‘13531’工程(‘1’是打造一个新能源发展新高地,‘3’是发展绿能、储能、新能源产业三个路径,‘5’是年发电量达到500亿千瓦时,‘3’是培育年纳税3亿元以上的新能源产业链,‘1’是构建一个新型能源体系),依托冠县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争取省绿电产业园试点,谋划零碳园区,争取源网荷储一体化试点项目,提高绿电消纳水平,不断优化能源结构。”冠县发展和改革局党组书记、局长,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办公室主任王子正表示。此外,该县还积极开发灵芝碳汇、林业碳汇、樱桃碳汇等,将绿色出行、绿色消费、低碳生活等具有广泛公众基础和数据支撑的碳普惠应用场景纳入其中,构建丰富多元的县域“碳汇工具箱”,进一步助力冠县成为鲁西新能源发展的新高地、齐鲁绿色低碳发展的新样板、全国“双碳”发展的新标杆。

2025-07-22 ——冠县多领域突破勾勒发展全景图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73342.html 1 低碳新生活 绿色新未来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