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市重点项目建设提速增效
本报讯 (记者 林金彦) 7月24日,记者从“‘十四五’发展看聊城”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获悉,我市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建立重点项目谋划储备工作机制以及重点项目要素保障流程再造,开发运用重点项目全周期协同管理系统,推动重点项目建设提速提效。
近年来,我市充分发挥市重点项目挂图作战和要素保障指挥部主平台主抓手作用,不断强化市县和各部门协调联动,形成市县一体的大指挥部体系。建立重点项目谋划储备工作机制,提高项目谋划储备质量和成熟度。实行重点项目要素保障流程再造和机制创新,实现能耗、土地、污染物排放总量等各类资源要素的精准高效保障。开发重点项目全周期协同管理系统,将省市级重点项目、政策性资金项目、招商引资项目等多类别项目纳入平台管理,线上实现项目的手续办理、进度监测、问题反馈。
“十四五”以来,我市省市级重点项目加速推进,先后建成鲁西化工己内酰胺·尼龙6(一期)项目、中通客车新能源汽车升级改造项目等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特别是近两年来,重点项目建设持续取得新成效、新突破。2024年,我市省级重点项目开工率、纳统率、投资完成率在全省率先实现“三个百分之百”。2025年省级重点项目个数、投资额度均创历史新高,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我市“上大压小”赋能绿色能源发展,累计关停淘汰落后小煤电机组28台,装机容量215.2万千瓦。有序推进“光伏+”、风电、生物质等新能源项目建设,35个集中式光伏项目并网发电,装机容量153万千瓦;首批陆上风电可开发容量350万千瓦,全省最多,国电投临清、信发东阿、信发高唐等风电项目已开工建设;冠县、临清入选省“千乡万村驭风行动”试点。冠县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入选山东省首批绿电产业园试点园区。
在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方面,聊城民用机场获批建设,济郑高铁全线贯通,雄商高铁加快建设,聊邯长高铁前期手续加速办理,3条铁路专用线完成核准立项,5条高速项目建设积极推进。完善充电基础设施网络,累计建成公共充电桩7330台,公共充电站实现“乡乡全覆盖”。位山、彭楼灌区改造,马颊河防洪治理等一批重大水利工程项目深入实施,有效保障河湖安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