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没钱买料到产销两旺
——高唐农商银行助力有机肥企业逆袭
■ 于延飞
“这600万元贷款真是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8月1日,在高唐县金余肥业公司的生产车间里,负责人一边看着自动化生产线源源不断产出有机肥,一边向高唐农商银行客户经理感慨。谁能想到,如今产销两旺的企业,不久前因资金问题而险些停产。
走进厂区,发酵车间里蒸腾的热气裹挟着淡淡草木香,运输车辆往来穿梭,一片繁忙景象。这家扎根高唐多年的有机肥企业,是当地农业绿色转型的“明星企业”。创业初期,负责人带领公司员工,将不起眼的废料变成了抢手的“黑金”。凭借“用良心做肥料”的坚持,企业不仅在周边县市打开了市场,还与多家大型农业合作社建立了长期合作。
但市场风云突变,原材料价格突然“狂飙”。“那段时间,我每天接的电话不是催款就是催货。”公司负责人回忆,“合作商说,再拿不出货,这季度订单只能另找供应商了。”为了筹集资金,他整天东奔西走找资金,却屡屡碰壁。
转机出现在与高唐农商银行的相遇。当日,企业负责人在工业园区看到了高唐农商银行的宣传队伍。“我们的‘小微企业主贷款’不单纯看抵押物,更看重企业的经营潜力和信用。”高唐农商银行工作人员的话,让他心中燃起一丝希望。
第二天,高唐农商银行的客户经理就早早来到厂区。在生产现场,他们踩着有机肥原料,仔细记录每台设备的生产参数。“老板,订单合同和与合作社的长期协议,就是最好的‘抵押物’。”客户经理的话,让他悬着的心落了地。
更让他感动的是农商行的办事效率。客户经理加班整理材料、撰写报告,仅仅5天,600万元贷款就完成了授信。拿到钱的当晚,他就开车前往原料市场购买了一批优质原材料。此后,厂区门口货车川流不息,生产线上的有机肥像黑色瀑布倾泻而下。
资金问题解决后,金余肥业不仅按时完成了积压订单,还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如今,企业办公桌上,新签订的合作协议堆成了小山。
“这笔贷款不仅救活了我们,还保住了很多家庭的生计。”企业负责人指着车间里忙碌的工人对高唐农商银行客户经理说。
金余肥业的蜕变,正是高唐农商银行助力县域小微企业发展的生动缩影。近年来,该行创新推出“一企一策”服务,不仅解决企业资金难题,还深入田间地头,帮助企业对接原料供应商、拓展销售渠道;建立“金融服务白名单”,让优质企业享受“随用随贷、秒批秒放”的便捷;定期举办“银企对接会”,为企业搭建资源共享平台。截至目前,该行小微企业主贷款余额达1.75亿元,让更多企业在金融“活水”的浇灌下,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