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青砖黛瓦焕新韵

——度假区推进和美乡村建设掠影

■ 本报记者 贾新伟

本报通讯员 黄文甲

青砖巷道蜿蜒如带,黛瓦屋舍错落有致,光伏屋顶在阳光下泛着蓝光,节能墙体内藏着地暖的“温度”……

8月11日,走进度假区朱老庄镇赵王河新村,一幅传统风貌与现代生活交融的画卷徐徐展开。这个曾因基础设施薄弱而“藏在深闺人未识”的普通村庄,如今成为度假区乡村振兴的“标杆样本”。

一户一策 改出乡村新气象

“以前冬冷夏热,现在地暖空调俱全,房子留着老辈子的烟火气,又添了新生活的亮堂劲儿!”8月9日,村民王法林站在自家改造后的庭院里,指着生态鱼池和坡屋顶排水系统,满脸自豪。

他的二层中式楼房,外看是“青砖黛瓦马头墙”的传统民居风格,内里却藏着地源热泵、一体化卫浴等现代设施,是度假区“一户一设计”改造理念的生动注脚。

赵王河新村的蜕变,源于一场“绣花功夫”般的定制化改造。政府牵头组织设计团队入户调研,保留传统建筑形制,植入节能技术,让138幢统一风貌的中式楼房既延续耕读文化记忆,又满足居民低碳生活需求。

“统一规划、风格协调”的建设理念,让乡村留住了“形”,更注入了“魂”。

双区融合 绘就宜居新图景

“社区+景区”的融合模式,是赵王河新村的另一创新实践。

村民自主建房,政府配套基础设施,监理全程把控质量,最终实现“一张蓝图绘到底”。漫步村中,白墙灰瓦的民居与光伏板、节能墙体和谐共生,传统巷道与现代排水系统无缝衔接,昔日的“脏乱差”村庄变得“洁净美”。

朱老庄镇副镇长张磊介绍:“我们坚持以人为本,既要文化韵味,又要现代品质。”这种“形神兼备”的改造,让农家院落升级为宜居空间,吸引了不少周边游客的目光。

全域整治 重塑生态新格局

赵王河新村,仅是度假区乡村振兴“棋局”中的一子。近年来,该区以“全域整治、分类施策”为原则,系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工程:硬化道路68公里,清理垃圾2100余吨,整治河道87公里,创新“信用+和美乡村”管护模式,实现169个自然村垃圾日产日清,生活污水治理率达67%,卫生厕所普及率为92.3%……

“我们以‘三级帮包’责任体系和‘空中监管+积分激励’机制,确保整治长效化。”度假区农业农村局局长任海生介绍。

从区领导包镇街到村干部包网格,从无人机巡查到村民积分奖励,一套“组合拳”让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形神兼备 书写振兴新答卷

从赵王河新村的“一户一景”,到全区乡村的“全域共美”,度假区以系统化、生态化、品质化的理念,探索出一条传统保护与现代升级并行的路径。这里的村庄不再是城市的“后院”,而是承载乡愁、拥抱未来的理想居所。

如今,35个改造完成的行政村如明珠散落,连点成面,构筑起城乡融合发展的坚实基底。在这片土地上,“一砖一瓦的巧思,一街一巷的焕新”正徐徐书写着乡村振兴的答卷。

2025-08-13 ——度假区推进和美乡村建设掠影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74516.html 1 青砖黛瓦焕新韵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