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冠县
打造“扫码入企”阳光执法模式
本报讯 (记者 刘亚杰 通讯员 刘秋明) “别小看这个码,它既是执法部门的‘监督哨’,也是咱们企业的‘护身符’!”8月14日,在冠县行政审批服务局办事大厅,青岛瑞祥腾新能源冠县分公司负责人陈建民领取营业执照时,同步收到一张印有专属二维码的“企业码”。
据了解,这张由县行政审批局与司法局联合推出的“企业身份证”,通过“前端赋码+后端监管”双联动机制,将“企业码”打造为规范涉企行政检查、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关键载体。在企业注册登记环节,冠县行政审批服务局将“企业码”与营业执照同步发放,确保企业“出生即赋码”。
执法人员入企需要通过“鲁执法”App扫描“企业码”,亮明身份并录入信息。同时,执法人员可扫描“企业码”获取相关涉企信息,不再要求企业必须出示纸质营业执照,从而有效提升数字化、智能化监管效能。还可通过信息共享促进多部门、跨部门联合开展检查,实现“一次检查、多方认账”,大幅降低行政检查频次,让“无事不扰”成为常态。
在冠县行政审批服务局的推动下,这张二维码正延伸出多维应用场景,成为企业发展的数字助手。作为企业宣传的电子名片,经营主体将其印制于宣传册、员工名片,客户扫码即可查看企业登记信息、行政许可资质、一照多址信息及特色经营项目。在产品溯源领域,“企业码”变身为品质保障的防伪标识。冠县特色产品企业可将二维码印制于产品包装,消费者扫码可获取生产企业信息,及时了解经营主体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