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

■ 郑天华

“三月里是清明,柳条又发青,小蜜蜂儿,采花心儿哪,花枝儿乱动……”这是乡间秧歌《十二个月》中唱三月的一段儿,与“满阶杨柳绿如茵,画出清明三月天”“雨足郊原草木柔”“佳节清明桃李笑”等诗句一样,是对清明时节的生动描述。

清风徐来,大地明浩,杨柳依依,杂花生树。太阳到达黄经15度,交清明节气。

清明一词的含义是“天清气明”。《岁时百问》中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是重要的祭祀节日,是茌平民间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俗话说“清明到,儿尽孝”。清明也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此时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是开始春耕春种的时节,茌平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造林栽树,莫过清明”的农谚。可见清明节是一个传统节日和时令节气合一的节日。

清明成为祭祀节日与寒食节有关,寒食节在冬至后第一百零五天,又称“冷节”“禁烟节”。古有“相传百五禁烟厨,红藕青团各祭先”的诗句,出自《吴门竹枝词》,其中说的“百五”,即冬至过后一百零五天的寒食。旧时寒食断火,含有除旧迎新的意思,古代取火不方便,一旦取得火种,便加以保护。到了寒食节,灭掉旧火,提取新火,以示除旧迎新。民间多在清明这天以柳条互相乞取新火。因为春、火同属阳,柳枝在春天率先返青吐绿,也属阳,所以人们用柳枝点燃新火,即取顺应阳气的意思。由于清明和寒食日子接近,茌平民间旧有“过了寒食过清明”“过了清明是寒食”和“清明寒食是一天”几种说法,积年累月,茌平民俗中的清明与寒食已合二为一,寒食也成为茌平民间对清明节的别称。

清明节,民间俗称“上坟的日子”。因此,扫墓祭祖是清明节的主要活动。茌平民间有“冬到寒食一百五,家家上坟添新土”之说。但茌平民俗中的清明扫墓并非都在清明当天,而是自清明当天算起的三天里。一般是清明当天上亲人去世未过三年的新坟。除家人外亲戚朋友也携带祭品同去祭奠。亲人去世已过三年的,在清明的第二天上坟,亲戚不再参加。而“老坟”多是第三天中午前去“上”。清明节还是人们缅怀革命先烈的日子,机关、团体、学校在这一天组织活动,到烈士陵园扫墓,祭奠先烈英灵,继承革命遗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民间还根据清明这天的天气对当年春季是否多风做出推断,俗语说“寒食刮了坟头土,不刮不刮四十五”。根据清明时节麦苗的长势预测麦季的年景,有“寒食没老鸹,放心喝疙瘩”的说法。意思是清明时节的麦苗只要能遮挡住落入麦田的乌鸦,麦子就定能丰收。这时,小麦正在拔节,浇水、施肥、划锄、治虫、防病等管理措施都要跟上。

茌平民间在清明这天的饮食风俗是早晨吃煮鸡蛋,喝小米稀饭,中午吃小米干饭,喝菠菜汤。而且中午的菠菜汤和小米干饭要盛给牛、驴等牲口吃一点,以犒赏它们一年的辛劳,俗语说是“打一千、骂一万,等到寒食吃顿饭”。牛、驴等大牲畜在过去的农业生产和家务劳动中起着重要作用,如运输、耕地、拉磨、压碾等,为人们出了不少力,主人因此对其爱护有加,把它们当做哑巴朋友。

清明节这天,茌平民间还有插柳、戴柳的风俗,这时的柳枝已舒苞吐芽,青翠可爱。人们在凌晨折柳,插于大门、屋门的门框两边,还插于梁上、窗上和磨眼里。家庭主妇还用柳条抽打墙壁、灶间、席后、床下和一些旮旯处,一边抽打一边念念有词“一年一个清明节,柳条单打青帮蝎,白天不准门前过,夜里不能把人蜇”。妇女们也要掐一小枝插于发际,小孩们将柳枝编成圆圈,套戴于头上,甚至给狗脖子也戴上柳条圈儿,俗谚说:“清明不戴柳,红颜变皓首”“清明不插柳,死了变黄狗”。人们认为插柳能接阳气,迎吉祥,避邪祟。农村的妇女为孩子折下嫩绿的柳条,拧下“离骨”的外皮做成柳笛,放在嘴里吹出各种音调,俗称“拧哨”“吹哨”。这种自制的柳哨能让农家的孩子快乐得意好些日子。

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因而民间有清明春游踏青的习惯。清明这天,好友相约为伴到郊外田间,漫步城堤河岸或大道小路,看桃红柳绿,大地锦绣,或席地而坐,共进野餐,辞赋应答,舒畅胸襟,别有一番风味。

清明是庄重的,我们在祭拜的静默中回想祖先的恩德,更增持守祖先基业、传递民族香火的责任。清明是愉悦的,我们踏青原野,沐浴温暖的春风,让生命在自然中清新地跃动。清明亦是忙碌的,我们辛勤耕作,春洒遍地绿玉,才能秋收满坡黄金。有清明,就有希望。

2022-04-01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7486.html 1 清明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