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陈村有个蟠桃园
■ 本报记者 邹辉
本报通讯员 郭洪广
当下,正值蟠桃成熟的季节。8月17日,在高唐县固河镇大陈村的桃园里,一个个色泽光鲜的蟠桃掩映在绿叶间,浓郁的果香扑鼻而来,让人“桃”醉其中。果农们穿梭在桃树林间,忙着采摘,并将桃子按大小、品相分拣装箱,丰收的喜悦溢于言表。
“我们种植的桃子个大、甜度高、耐储存,富含多种微量元素,备受市场青睐。”桃园负责人刘树彬介绍,“目前,桃园内各个品种的桃子都已经进入盛果期,预计亩产可达3000斤,大部分销往附近的各大商超,每斤售价8元以上。”初步统计,刘树彬的6亩蟠桃园,今年总收入能突破10万元。
刘树彬的蟠桃能获得较高的市场认可,得益于他所采用的绿色种植模式。为提高蟠桃的品质,刘树彬对桃园采用施有机肥、套袋等生态科学的管护模式,严格控制使用农药,注重土壤改良和病虫害防治。经过绿色无污染标准培育出的蟠桃,不仅外观好,甜度与口感更是出众。每到成熟季节,附近客商都会登门采购。“这里的蟠桃品质过硬、含糖量高,果面也比较干净,在市场上很受欢迎。”来自德州禹城市的果商王会鹏这是第三次来大陈村采购蟠桃,他直竖大拇指表示“明年还会再来”。
做好“农”字文章,打响采摘品牌。大陈村依托蟠桃园开展采摘游等体验式乡村游,推动农旅融合发展,慕名而来的游客络绎不绝,让乡村“桃”香飘得更远。“这里景色美、桃子甜,的确是乡村采摘游的首选。”说起大陈村的蟠桃园,来自德州平原县的游客刘佳丽乐开了花。
近年来,固河镇因地制宜,不断调优产业结构,按照“镇有主导产业、村有特色产业”的发展思路,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发展壮大特色产业,积极引导群众发展苹果、鸭梨、黄金梨、黄桃、蟠桃等水果种植,形成了以谷庄村、西赵村、大陈村为代表的特色种植村,全镇林果种植规模超2000亩,打造了春季赏花、夏秋采果的农旅融合模式,让特色产业成为富民强镇的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