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之链”牵线搭桥 金融活水精准滴灌

济冠钢铁融资难题这样破局

本报讯 (记者 白文斌 通讯员 王彦坤 郭明洋) “工行那500万元贷款批了,这两天就能到账!”8月15日,在冠县济冠钢铁有限公司办公室里,助企服务员杜敏带来的这个消息,让公司总经理张书岗紧锁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

“太好了,这笔钱真是及时雨,公司原料采购和生产周转的难题这下可算解决了!”张书岗握着杜敏的手,连声道谢。

这笔及时到位的贷款,是杜敏为济冠钢铁解决难题的一个缩影,也是当地创新服务模式精准滴灌民营企业的生动案例。

济冠钢铁主要从事钢铁冷轧加工。像许多同类型企业一样,融资难、融资贵始终是困扰其发展的“老大难”问题。

2022年,杜敏作为政府选派的助企服务员进驻济冠钢铁。深入了解企业痛点后,她意识到,传统的抵押贷款模式已经走不通了,必须盘活企业庞大的存货资源。

经过多方调研和学习,杜敏和她的团队提出了一个思路:由政府牵头、国企运营,搭建一个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冠之链”,为像济冠钢铁这样的企业提供增信。这个平台的核心作用,就是解决银行对存货价值认定和监管的信任问题。

“我们说服了当地实力国企参与运营‘冠之链’平台。平台对企业提供的存货进行价值评估和动态监管,相当于为这些存货做了‘信用背书’。”杜敏解释,“有了这个保障,银行放贷的风险顾虑大大降低。”

方案有了,落地是关键。杜敏化身企业的“金融顾问”和“跑腿专员”,拿着“冠之链”平台的方案,一家家银行去敲门、推介。从解释模式原理、展示平台风控能力,到分析济冠钢铁的运营情况和还款能力,她反复沟通协调。

功夫不负有心人。依托“冠之链”平台的增信服务,加上杜敏锲而不舍的对接,济冠钢铁成功将仓库里“沉睡”的钢材存货变成了银行认可的抵押物。如今,济冠钢铁累计获得工商银行、莱商银行等多家金融机构的贷款支持达5300万元。更让企业受益的是,这种模式下的融资成本显著低于传统渠道,累计为企业节省利息支出超过120万元。

有了稳定的资金流,济冠钢铁不仅保障了原料供应和生产稳定,更得以投入资金进行冷轧生产线的技术升级,产能得到有效释放和提升。

“这5300万元贷款,每一笔都实实在在用在刀刃上。”张书岗感慨道,“没有政府搭建的这个平台,没有杜敏一趟趟帮我们跑银行,解决融资难就是一句空话。这真是为我们办了件大实事!”

杜敏的服务并未止步于融资。在后续的服务中,她还积极帮助企业梳理优势,指导济冠钢铁申报多项荣誉资质,累计为企业争取到各级奖补资金100余万元。

2025-08-20 “冠之链”牵线搭桥 金融活水精准滴灌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74953.html 1 济冠钢铁融资难题这样破局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