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源阁:解开古籍里的“民族交流”密码
本报讯 (记者 张目伦) 8月28日,记者从聊城市图书馆获悉,被誉为清代四大私人藏书楼之一的海源阁,正通过系统性的保护、研究与转化工作,让沉睡的古籍焕发新的生机,成为讲述各民族文化交流互鉴历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文化阵地。
聊城市图书馆馆长林虎介绍,海源阁牢固树立“保护古籍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责任意识,将工作岗位作为守护中华文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平台。通过构建全链条保护体系,成功参与了多项国家重大文化工程,推出“归阁工程”、《儒典》等一系列成果,让古籍成为滋养民族团结的精神沃土。
2024年6月,我市联合山东出版集团打造了集展陈、研究、教育、体验于一体的海源阁古籍文化中心,集中呈现了《儒典》《齐鲁文库》等珍贵典籍,并通过专题片《典籍里的中国精神》,生动讲述蕴含在古籍中的民族团结故事,有效激发了公众的民族认同感与归属感。如今,海源阁正积极推动古籍资源的数字化转化与利用,深度融合“齐鲁文化大模型”,创新文化体验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