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新“执法+服务”模式
聊城持续优化药品安全环境
本报讯 (于新新 孙韶华) 9月2日下午,市政府新闻办召开2025年“药品安全宣传周”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我市在打造群众放心安心用药、购药环境方面采取的新举措。
我市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监管过程中发现的高频隐患,组织专业力量进行研判分析,形成风险清单,制定相应防控措施。针对市场存在的风险点和突出问题,开展精准靶向执法行动,实现执法效能最大化。重点核查疫苗、特殊药品等品种的购销记录与追溯数据匹配度,确保来源可溯、去向可追、责任可究。在医疗器械经营使用环节,发现部分医疗机构存在使用过期医疗器械的违法行为。通过开展精准执法,推动全市医疗器械经营使用单位开展自查整改,实现“查处一案,警示一片”的执法效果。
通过深化协同联动,我市强化药械化各类检查计划统筹,将“清源”行动和药品跨部门综合检查有机结合,建立联合执法机制。强化市、县两级检查计划衔接和联动,依托“鲁执法”涉企行政检查平台,严格执行“扫码入企、逢进必扫”的工作要求,实现执法数据的实时互通,减少重复检查,提升执法效率,减轻企业负担。
围绕重点产业链,我市开展综合性帮扶调研,形成“一链一报告”,分类解决企业在生产经营、质量管理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坚持“轻微免罚”原则,做到过罚相当、处罚与教育相结合,为市场主体减负松绑,让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建立事后督导服务机制,组织开展“部门领导带头访、监管人员指导访、执法人员精准访、统战人员监督访”的联合案后回访,通过“一张表”涵盖问题整改、法规知晓、管理提升等内容,帮助企业分析问题原因,堵住管理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