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千帆竞渡劲风吹
——东阿农商银行多维发力助推民营企业提质增效
■ 本报记者 陈霞
本报通讯员 邢承勇 王明朋
作为根植东阿本土的金融机构,东阿农商银行通过走访问需、优化服务、减费让利等一系列综合性助企扶企举措,引导更多低成本信贷资金精准地流向县域中小微企业,有效缓解企业融资难题。截至8月末,该行实体贷款余额85.09亿元,较年初增加3.95亿元,增幅4.87%。
走访问需,精准施良策
9月6日,虽然高温酷暑渐渐消退,但在东阿县蓝天七色建材有限公司的车间里,仍然是机器轰鸣的繁忙景象。
“天气逐渐变得凉爽,一定要加大生产力度,争取提前交付这批铝单板的订单。”该公司负责人闫长勇站在车间门口向员工安排生产任务。
近年来,该公司凭借国内外先进的数字化铝单板、铝塑板生产线及喷涂线,生产出的产品工艺精湛,品质优良,畅销内地多家企业并出口多个国家。1月初,由于该公司订单增多,原材料采购面临资金周转难题。
东阿农商银行在“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中,了解到企业的实际情况,第一时间上门调查,合理匹配信贷产品,为其发放990万元“知识产权质押贷”,切实解决了企业燃眉之急。
自2024年以来,东阿农商银行充分发挥“网点遍布城乡”优势,大力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深入工厂、园区、协会,加强金融惠企政策宣传解读,并针对性提供符合企业特点和需求的融资方案,帮助企业选择适配的金融产品,及时满足其设备更新、产品升级、拓展市场的融资需求。自活动开展以来,该行已对1023户企业进行了逐户走访,累计对阿胶、钢球、新型建材等相关行业企业发放贷款6.5亿元,有力助推县域特色产业发展壮大。
靶向发力,让企业“不等贷”
提起东阿县,就会想到东阿阿胶,与其相对应的,是东阿县“百花齐放”的阿胶生产企业。
山东东阿一品堂阿胶生物有限公司,成立已有10个年头,是一家具有优秀实力和良好口碑的民营企业。近年来,该企业乘着线上经济和网红经济的东风,发力线上销售。销售额增加的同时,也对企业生产规模提出了更大的要求。
企业要扩大生产,资金是第一难题。这一直困扰着企业负责人李明山。在了解企业需求后,东阿农商银行开通绿色通道,通过“抵押+担保”组合贷的方式,三个工作日内便将1700万元的信贷资金发放到位,为企业发展添足了火力。
近年来,东阿农商银行全方位搭建了“申贷热线”、微信公众号、客户经理微名片、手机银行等24小时线上线下申贷渠道,确保第一时间响应企业融资需求。同时通过精简办贷手续、优化办贷流程等措施,全力打造“受理速度快、审批时效快、放款效率高”的特色品牌,力争“一次性办结”,真正让企业“少跑腿”。目前该行信用贷款1个工作日内、保证贷款2个工作日内、抵押贷款3个工作日内办结,客户满意度进一步提升。
减费让利,帮企业“卸包袱”
个体工商户是我国数量最多的经营主体,是民营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稳增长、促就业、惠民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023年,年近50岁的胡海军,在周边村庄招募了5名工人,成立了东阿县海军废旧物资回收中心。凭借着处事真诚、价格公道、从不赊账的好名声,他积累了不少客户群。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他想引进自动化器械,提升回收效率,但苦于流动资金占用较大,一时周转不开,想法便搁浅了。
东阿农商银行工作人员开展的大走访活动,再次点燃了藏在胡海军内心深处的想法。该行为其发放一笔3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依托政府专项贴息政策,显著降低融资成本,助力其放下包袱,全力发展。
东阿农商银行加强与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农业农村局、科技局、省农担公司的沟通对接,积极争取贴息政策,加大“创业担保贷”“鲁担惠农贷”“科技成果转化贷”等政策性贷款投放力度,推动国家政策红利直达企业。目前,该行政策性贷款余额达4.07亿元,通过贴息为客户节省融资成本143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