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落实落细各项防御措施
我市防汛抗旱工作取得阶段性胜利
本报讯 (记者 于新新) 9月11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聊城市2025年防汛抗旱工作”主题新闻发布会。会上,副市长张建军介绍,全市各级各部门坚持底线思维,扛牢扛实防汛抗旱责任,强化监测预报预警,及时启动应急响应,落实落细各项防御措施,取得阶段性胜利,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守牢民生底线,多措并举做好抗旱供水。加强引黄灌区建设,实施位山、彭楼等8个大中型灌区现代化改造项目,完成干支渠整治衬砌601公里、新改建及维修建筑物520座,新增节水能力3400万立方米,新增恢复灌溉面积2.65万亩。做好春灌供水保障,举行全市严重干旱指挥调度桌面推演,提升应对干旱灾害的决策指挥调度能力;春灌前维护干支渠469公里、建筑物1000余座,疏浚清淤土方148万立方米,确保设施完好、输水通畅。积极应对夏季旱情,面对6月上中旬不利形势,市防指及时发布抗旱预警,抢抓黄河流量增大的有利时机,累计灌溉耕地340万亩,成功应对旱情;8月份,东昌府区、临清市、冠县等县市区局部出现旱情,位山灌区清淤1万立方米,引黄2282万立方米,有效缓解局部旱情。
筑牢安全堤坝,未雨绸缪抓好防汛备汛。目前,我市建立了市防指牵头抓总、成员单位协调联动的防汛抗旱工作机制。水利部门充分发挥统筹作用,完善联合会商、监测预警、指挥调度等联动机制,气象、水文部门实时监测、滚动预报预警,城管、住建部门紧盯城区涝水外排,应急、消防部门保障应急队伍物资,农业农村部门密切关注农田排涝,黄河、漳卫河河务部门防御外洪威胁;调整公布全市防汛防台风、骨干河道、重要防洪区域行政责任人,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综合防御责任体系。自3月中旬起,在全市开展全市防汛防台风检查,排查各类安全隐患870个;坚持“汛期不过,排查不止,整改不停”,督导检查高温天气防范应对和防汛关键期重点工作,确保城市运行安全。统筹市县防汛抗旱机动抢险队伍59支3721人,调整充实市县乡三级专家队伍446人;组织修编全市河道洪水防御、水库调度运用、农村基层防汛等预案437件;开展全市防汛物资调运演练,不断强化先进物资设备在抢险救灾中的应用。
凝聚工作合力,全力以赴应对强降雨天气。加强监测预报预警。建立强降雨防范应对联动机制,开展特大暴雨洪水指挥调度桌面推演;搭建雨水情数据平台,加快完善局地突发强降雨动态跟踪监测机制;今年以来组织防汛会商16次,发布防汛预警3次,启动防汛四级应急响应3次。聚焦重点部位防范。紧盯全市119个低洼易涝村庄、城区8处易积水点、25处下穿桥涵以及地下空间、人员密集区等重点部位,确保城乡防汛安全;科学调度防洪工程,建立全流域联排联调机制,严格控制河道水位,预留防洪安全余量。强化应急保障力度。市县乡三级防汛责任人时刻保持临战状态,严格24小时值班值守,预警信息一键“叫应”;加强重点工程、薄弱环节的巡查值守,提前预置抢险物资和装备,及时开展应急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