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俗文化村解锁文明新风尚

■ 本报记者 张彬

9月11日,行走在茌平区贾寨镇王庄村的道路上,微凉的秋风缓缓吹来,道路两侧的绿植随风摇曳。“婚俗文化村”几个醒目的大字齐整地书写在村口的墙壁上。

王庄村的房前屋后墙壁上,处处可见展示婚礼习俗的图画和文字介绍。好日子如何选择?嫁妆怎样安排?如何“备婚”才符合礼数?这些与婚礼相关的重要步骤和礼节都能在该村墙壁上找到。“如何订婚、会亲家、结婚,在我们王庄村‘婚俗小镇’的文化墙上都有详细的介绍。除此之外,我们还引导行业从业人员主动降低婚宴标准,倡导低价彩礼,让年轻人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搞生产、发展实业。”贾寨新村党委书记贾立峰说。

在打造婚俗文化墙的基础上,贾寨新村党支部流转了30亩土地,种植了芝麻、高粱等传统作物以及具有观赏性的蔬菜、中药材等作物。该村周围,还有种植着葡萄、中草药等作物的温室大棚,不仅可以丰富参加婚礼亲友的直观体验,还能通过客流量的增加,带动周边群众增收致富。“我们计划利用闲置院落打造3个不同年代风格的婚俗主题展馆,分别展示历史上不同时期的婚俗变迁。每个展馆都将配备相应老物件、装饰品等,让游客直观了解不同历史时期婚俗形式的变化与发展。”贾立峰介绍。

“这种形式很好,反映了当地积极响应移风易俗新风尚,引导群众摒弃铺张浪费、大操大办不良风气的好做法。通过组织集体婚礼、推广简约婚宴等形式,既保留了传统礼仪的文化内涵,又减轻了群众的经济负担。这种既传统又简约的婚礼形式,已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欢迎。”聊城市婚嫁产业商会会长王福存如是说。

2025-09-15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76123.html 1 婚俗文化村解锁文明新风尚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