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紧日子”换“好日子”
■ 赵宗锋
抓把雪当茶饮,肩背馕作三餐。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勤俭节约、一心为民的故事,让人感动落泪。
在西藏工作近10年,孔繁森几乎没往家里寄过钱,工资大都资助了藏族孤儿与困难同胞,以至于阿里地委同志在整理他的遗物时发现,除了一些生活必需品,就只有八块六毛钱;他随身携带针线包,衣服破了就一针一线自己缝补;到北京出差,不进有空调的宾馆,到了饭点就蹲在街头小摊旁吃面条……这座厉行节约、清廉履职的精神丰碑,巍然矗立在边疆人民心中。
孔繁森同志是家乡人民的骄傲、党员干部学习的榜样。30年来,我们始终追寻孔繁森精神,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学习他带头过紧日子,与广大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风雨兼程、砥砺前行,为创造美好生活、织就时代经纬不懈奋斗。
党政机关带头过紧日子,归根结底是为了让群众过上好日子。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一以贯之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是传承和弘扬艰苦奋斗优良作风的生动体现,也是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重要实践要求。
近年来,我市坚持以党委、政府作风转变为引领,严控财政支出、提升资金效能,过紧日子取得积极成效。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严格“三公”经费管理,强化行政事业性资产管控,坚决杜绝“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强化预算执行约束,持续把有限财力最大程度用于民生事业,民生支出占比稳定保持在75%以上。今年的聊城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明确提出,要厉行节约过紧日子,坚决兜牢“三保”底线,将更多资金用在补短板、强弱项、惠民生上。
越是经济形势复杂严峻,越要兜牢兜实民生底线;越是财政收入困难承压,越要确保民生投入只增不减。过紧日子不是不花钱,而是要“花好,花对”。深化纠治“四风”,减少资金浪费,也正是为了聚焦“发展所需、民生所盼”。
在这一过程中,党政机关带头过紧日子,带头压减支出,扎实推进节约型机关建设,不断筑牢反浪费的制度堤坝,狠刹铺张浪费歪风邪气,切实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跟着一级干,方能上行而下效,把相关要求落到实处,以干部之苦换群众之甜,“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这一面”。也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风险挑战,共同书写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壮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