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供销系统盘活48处闲置资产

本报讯 (记者 朱海波) 9月26日,市供销社资本运营科四级主任科员陈晓彤打开电脑,鼠标轻轻一点,“社有资产数字化管理平台”的聊城地图上,展现出密密麻麻的红色和黄色标记。“这全是供销系统的资产,红色代表土地,黄色代表房屋,依托这一数字平台,我们已成功盘活48处闲置资产,实现增收219.61万元。”她说。

在计划经济时期,供销系统是覆盖城乡的大网,也是保供给的大动脉,其业务涵盖了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农产品收购、日用消费品供应以及废旧物资回收等方面。如今,在推动乡村振兴中,供销系统仍发挥着重要作用。

长期以来,供销系统面临的社有资产规模小、分布散、闲置多、账实不符等现实难题,制约了资产的有效利用。去年,为落实《聊城市人民政府关于推动供销合作社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以全省供销系统资产清查深化提升行动为契机,市供销社积极推动社有资产管理方式的数字化转型,在全省率先研发建成“社有资产数字化管理平台”,不仅实现了资产信息的精准管理与动态更新,更为闲置资产盘活与价值提升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撑。目前,该平台已接入省级管理系统,初步形成省市数据互联、业务协同的新格局。

这一平台拥有资产管理可持续、功能模块可扩展、线上线下可融合三大优势,具备资产地图、资产管理、坐标定位、合同管理、系统管理五项功能和资产分布可视化、资产动态时效化、数据检索个性化、数据分析多维化、风险预警等级化、安全保障常态化六个特点。点开任何一处资产,资产名称、实有面积、经营状态、土地性质等要素一目了然,并附有照片,这些信息均可根据盘活情况实现动态调整。

在摸清家底基础上,市供销社建章立制,推动资产管理从“看得见”向“管得好”“用得活”迈进。各县(市、区)供销社八仙过海、各显其能,走出了各具特色的资产盘活之路。东昌府区注重县域横向联合,拓展日用品经营网络;茌平区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确保社有资产保值增值;临清市联合乡镇政府开发利用,助力村集体增收;冠县改造提升基层社,拓展服务功能;莘县引入社会资本,打造为农服务综合体;阳谷县争取财政支持,恢复重建基层社,发展社有龙头企业;东阿县资源整合置换,打造综合服务设施;高唐县优化存量资产,提高资产使用效益等。

在资产盘活中,市供销系统做到“五个坚持”:坚持为农服务宗旨,以服务“三农”为方向、服务成效为标准;坚持市场经济手段,履行社会责任,实现市场化处置、最大化效益;坚持分类指导推进,不搞一刀切,不追求一步到位;坚持有序开展,健康推进,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坚持盘活资产底线,“开发不卖地、合作不吃亏、项目可持续”。

市供销系统的资产大多在乡镇,在服务乡村振兴方面大有可为。目前,市供销社正在积极谋划平台二期建设,进一步扩展主要功能和应用场景,将农业社会化服务、农资销售、农产品流通、可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等纳入平台运行管理,在服务全市乡村振兴大局中更好地找定位、找坐标。

记者感言

难易之间就看如何作为

供销系统经过几十年沉浮,各地情况复杂,盘活资产工作难度很大,供销系统不但做了,而且做得很好,走在全省前列。这说明,难与易之间,就看是不是真作为。

“盘”即盘点,“活”即用活,底数清是基础,用得活才是目的。市供销社指导各县社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让低效资产活起来,有的探索资金递增机制,有的结合乡村振兴项目,有的收回重新发包,有的进行零散资产转换,方式不一而足,但结果都是让这些资产用起来、活起来。

“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古人智慧,振聋发聩。

2025-09-30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76814.html 1 全市供销系统盘活48处闲置资产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