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政企家社”四方联动机制下社区托育驿站建设路径

■ 侯玉霞

社区作为托育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其托育驿站建设面临资源分散、服务断层等问题。“政企家社”四方联动机制通过整合政府统筹力、企业执行力、家庭参与力与社会协同力,为破解社区托育难题提供了系统性解决方案,成为构建普惠托育服务体系的关键路径。

实现“政企家社”四方联动的核心是角色定位。需明确职责边界、互补协作,形成“政府引导、企业运营、家庭参与、社会支持”的闭环体系。

在政府层面,需要制定社区托育驿站建设标准,明确场地规划、师资配比、收费基准等规范。通过财政补贴、税收减免等政策,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同时建立监管机制,定期核查驿站安全、卫生与服务质量,确保托育服务普惠性与公益性。比如古楼街道为“水城育家”托育中心协调社区场地并减免水电费,直接推动机构实现普惠定价。

对于企业,需要依托自身管理经验与资源整合能力,承接社区托育驿站的日常运营,包括招聘专业保育员、设计适龄托育课程、采购安全教具与餐饮设备。还可以结合市场需求,提供延时托育、临时托育等个性化服务,弥补基础托育的空白。比如,在场地与运营方面,聊城交通汽运集团利用职工之家开设托管班,配备专职看护团队并提供营养膳食,而阳光大姐家政服务有限公司则与社区合作运营“水城育家”托育中心,通过规模化运营降低成本。

在家庭层面,需主动反馈幼儿照护需求,配合驿站开展家园共育活动。家长可通过家长委员会参与驿站管理,监督服务质量,形成“服务—反馈—优化”的良性互动。在评价监督上,将家长的满意度作为服务优化的核心标尺,通过建立反馈机制,推动托育服务从“合格”向“优质”迈进。

在社会层面,需要社区居委会协助驿站协调场地、组织志愿者服务;妇幼保健机构、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可提供专业支持,开展保育员培训、幼儿健康筛查等公益服务,提升驿站服务专业性。在日常管理上,社区承担起安全巡查、人员协调等琐碎工作,如“水城育家”托育中心由社区全程监督运营,确保企业落实普惠定价与服务标准,成为托育服务落地的“润滑剂”。

总之,“政企家社”四方联动机制并非简单的“主体叠加”,而是通过权责互补、资源整合,构建“多元共治”的社区托育生态。未来,需进一步强化四方主体的协同意识,破解协同壁垒,让社区托育驿站真正成为“解家庭之忧、护幼儿成长”的民生阵地,为构建普惠托育服务体系提供坚实支撑。

作者单位:东昌府区卫生健康局

2025-10-17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77406.html 1 浅析“政企家社”四方联动机制下社区托育驿站建设路径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