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青春 向未来

——开发区“青创+”服务青年发展综述

■ 本报记者 王培源

今年以来,新增青年创业市场主体超4000家,政务服务效能与青年满意度实现双提升……10月20日,记者从开发区了解到,开发区以构建青年引进、成长、生活、安居等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为核心,着力打造系统化、集成化、高效化青年创业服务生态,为“青年友好型”城市建设与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创业服务

从“单向普及”到“共建共享”

开发区以平台搭建为基础,打破传统单一政策宣传壁垒,通过拓展服务阵地、强化多方协同、鼓励社会参与,创新构建青年创业服务新格局。

整合资源,拓展阵地覆盖。统筹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城市书房、创业孵化基地等16处载体资源,构建以青年友好型政务大厅为核心,辐射青年驿站、创业孵化基地、人才服务驿站等6类阵地的“一核多点”青年创业服务矩阵,实现服务阵地广泛覆盖。

多方协同,实现系统联动。人社等部门依托各类服务阵地,建立健全多主体供应、多要素聚集、多功能展示的服务机制,常态化开展“政企畅聊面对面”“创业帮扶行动”等品牌活动。今年以来,累计解决青年在政策落地、政务办理等方面的诉求300余项。

多元参与,汇聚营商智慧。面向社会公开聘任创新观察员,邀请其参与政务服务体验活动,通过明察暗访、座谈磋商等方式收集意见建议;设立“青年友好·金点子”信箱,广泛征集改革创新良策,鼓励青年为优化营商环境、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办事流程

从“多头办理”到“一站办结”

开发区聚焦政策碎片化、办理多头跑等痛点问题,打通部门壁垒、整合服务资源,构建全周期、定制化、主动推送的政策服务新体系,切实提升创业办事便利度。

制定全周期“政策菜单”。围绕青年创业、就业、生活、安居等全生命周期需求,系统梳理审批、公安、人社等13个部门政策资源,分类形成“我创业了”“我工作了”“我结婚了”等6类主题“点单式”办事指南,有效解决了青年多头咨询、反复跑腿问题。

推行全流程“定制项目”。聚焦青年创业就业核心诉求,创新开发“创业孵化场地对接”“公司登记申请”“人才政策匹配”等21项“青年人才增值化服务项目”,为青年创业提供全流程精准服务。

开展精准化“政策推送”。组织“政府公开日”“青年友好·商事直通车”等政策解读活动,组建政务先锋红色青年宣讲队等10支专业服务团队,担任青创政策“顾问”,通过现场讲解、互动答疑、问卷调查等形式,主动向青年推送政策信息,大幅提升政策知晓率与青年获得感,为青年在聊创业筑梦提供坚实政策支撑。

企业赋能

从“机械受理”到“直达快享”

开发区围绕提升服务响应速度与精准度,持续创新服务机制、优化办事流程,推动政务服务从传统受理向高效赋能转变,切实为青年企业减负、省心、降成本。

围绕初创企业“育苗扶壮”,整合行政审批、财政金融、税务、市场监管4个部门力量,组建全市首家“中小微企业扶持中心”,汇聚政府部门、银行、律所等多方资源,组建综合指导服务团队,围绕企业登记、发展规划、融资对接、法律保障等关键环节,推出创业扶持“政策包”、人才新政“直通车”等专项服务,全方位护航初创企业成长。

围绕特色企业“精准赋能”,针对物流、电商等新业态企业发展需求,开辟“咨询导办—材料速审—证照联发”全流程帮代办“绿色通道”,审批效率平均提升70%。截至目前,累计服务新业态企业300余家,诉求响应率、办结满意率均达100%。

围绕高频领域“降本增效”,全面梳理青年创业高频事项,整合跨部门关联业务,创新推出“青创+孵化企业一件事”“青创+餐饮企业一件事”“青创+物流企业一件事”等特色集成服务场景,实现关联业务同步解读、一窗受理、高效联办。其中,通过“青创+孵化企业一件事”,已为138家企业办理“租金减免+集群注册”服务,累计节省企业开办成本150余万元。

2025-10-23 ——开发区“青创+”服务青年发展综述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77621.html 1 “创”青春 向未来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