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有“颜值”更有“产值”

——辛集镇以好生态催生好产业

■ 本报记者 赵琦

本报通讯员 葛佩雨

10月20日,走进冠县辛集镇五岔路村,一幅美丽的生态乡村画卷映入眼帘。在乡村振兴的时代浪潮中,五岔路村以人居环境整治为有力抓手,走出了一条生态与产业协同共进、乡村“颜值”与“产值”双提升的创新发展之路,为新时代乡村建设提供了鲜活样本与宝贵经验。

曾经,五岔路村的废旧坑塘是村庄发展的痛点。成片的芦苇坑污水满溢、臭味难闻,不仅严重影响村庄的整体形象,更成为村民心中的一块心病。面对这一困境,五岔路村干部群众以人居环境整治为突破口,以废旧坑塘改造为重点,开启了村庄蝶变的新征程。

在改造过程中,五岔路村组织大量人力、机械,对坑塘进行了全方位、深层次的整治。经过不懈努力,昔日的臭水坑成了现在的清水湖。波光粼粼的水面与周边整洁的街道、平整的路面相得益彰,延绵的水系更是造就了极具特色的美丽景观带,成为村庄亮丽的风景。

坑塘改造不仅带来了生态环境的改善,更催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五岔路村积极探索创新,采用鱼藕混养的模式对改造后的坑塘进行综合利用。这一模式既充分利用了水资源,又实现了生态与产业的有机融合。如今,清水湖和藕池不仅是村庄美景,更成为村集体增收的新引擎。据五岔路村党支部书记宋以平介绍,鱼藕混养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20万元,让村民们切实感受到了环境整治带来的好处。

坑塘改造产生的经济效益,让五岔路村尝到了产业发展的甜头。该村秉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理念,将产业发展的增收资金反哺到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进一步改善村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

村里修建了2000余米柏油路,增添了1000余米道路护栏,让村民出行更加安全便捷;改造了自来水管网,保障了村民的用水安全;修建了娱乐新广场,增加了健身器材,丰富了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盘活闲置宅基地种植葫芦,既美化了环境,又增加了村民收入。这一系列举措在改善村庄环境的同时,更极大地提升了村民参与村庄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村庄今后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五岔路村通过一系列扎实举措,实现了产业发展与人居环境改善的良性循环。如今的五岔路村,不仅有“产业的厚度”,更有“生活的温度”。村庄环境干净整洁、生态宜居,产业发展蓬勃向上、前景广阔,村民生活幸福美满、充满希望。

“我们将继续保持发展势头,巩固人居环境整治成果,让村庄始终保持干净整洁,努力建设更加美丽、向上的家园。”宋以平的话语掷地有声,彰显了五岔路村持续推进乡村振兴的坚定决心和信心。

五岔路村的蜕变是辛集镇推动生态和产业齐头并进的一个缩影。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中,辛集镇以其独特的实践路径和显著的发展成效,描绘出一幅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乡村新画卷。

2025-10-24 ——辛集镇以好生态催生好产业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77697.html 1 有“颜值”更有“产值”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