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时美”到“持久美”

——琉璃寺镇持续提升乡村人居环境

■ 本报记者 赵艳君

本报通讯员 宋传举 吴运胜

金秋时节,高唐县琉璃寺镇营坊村,一条条村道平坦洁净,一座座院落整齐敞亮,房前屋后不见杂物堆积,街边绿意点缀,一场秋雨过后,村子更显清爽整洁。

“以前垃圾随手扔,生活污水随便排,一到夏天,苍蝇、蚊子嗡嗡乱飞。再看看现在,房前屋后都干净了,环境好了,人的心情也跟着好了,节假日孩子们也愿意回来住了……”10月21日,说起村里的这些变化,营坊村村民薛海合言语中满是自豪。

令人欣喜的是,环境改善的同时,村集体和村民的收入也有了明显增长。

“在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村里的破旧房屋拆除平整后,建成了文化休闲广场,如今成了村民健身、娱乐的好去处;闲置宅基地清理平整后进行出租,如今成了村集体收入新的增长点。”营坊村党支部书记韩庆峰介绍,全村共清理20余处闲置宅基地,为村集体增收5000余元,也为村民带来上万元的收入。

从脏乱差到洁净美,从收入薄到腰包鼓,营坊村的蜕变背后,是治理思路的转变与具体措施的落地,其中“微服务”与“小积分”两项举措,更是为乡村发展插上了双翼。

“微服务”搭起连心桥。“人居环境治理,党员要先行。我们创新推行‘群众找党员,十分钟必到’的响应机制,同步打造了‘乡村振兴10分钟服务圈’,将其深度融入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去,并辐射周边20多个村子。”韩庆峰说,他们将辖区划分为若干责任区,每位党员及志愿者在显眼位置挂牌亮明身份、公开联系方式,无论是指引垃圾分类投放、协调处理堆积杂物,还是报告公共设施损毁,只要群众有需求、有呼叫,党员必须在10分钟内到达现场或予以响应。

“小积分”催生新动力。琉璃寺镇以营坊村为试点,打造“润心卡积分超市”,鼓励群众参与人居环境整治、垃圾清理分类、美丽庭院建设等活动,而协助调解邻里纠纷、参与义务劳动、遵守村规民约、敬老爱亲、红白事简办等行为还可以获得额外嘉奖。

“党员干部、网格员、群众代表组成评审团,根据群众参与服务的内容及时长发放积分卡,每月进行统计,每年进行评选。群众可以按季度或按月到积分超市兑换物品。”韩庆峰笑着说,每个兑换日,村里都像是一场热闹的聚会,村民不仅得到了实惠,而且还从乡村治理的“旁观者”变成了“参与者”,同时也鼓励了邻里互助、志愿服务等善行义举,初步形成了文明家园共治、环境保护共担、生态效益共享的良好局面。

“琉璃寺镇紧紧围绕生态宜居目标,不断创新发展理念,逐渐建立起一套党建引领、群众参与、长效管护、积分激励的综合治理体系,既增加了村集体和村民收入,又实现了村容村貌从‘一时美’向‘持久美’的深刻转变。”琉璃寺镇党委书记赵腾表示。

2025-10-24 ——琉璃寺镇持续提升乡村人居环境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77699.html 1 从“一时美”到“持久美”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