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建45支课题攻坚团队,聊城市委党校——
“教员+学员”献策“十五五”
本报讯 (记者 朱海波 通讯员 张春雷) “在党校培训班学习后,我不仅领到了结业证书,还领到了《“十五五”时期聊城市AI赋能交通强国样板建设的建议》结项证书。市委党校创新推出的‘建言“十五五” 献策促发展’活动,既为学员提供了建言献策的平台,也为我市科学编制‘十五五’规划提供了重要参考。”10月31日,市委党校党外代表人士专题培训班学员、聊城市交通运输局工作人员蒋红帅告诉记者。
当前,正是我市“十五五”发展规划编制的关键时期,市委书记李长萍高度重视党校智库建设,对党校咨政报告的价值予以充分肯定。在市委党校秋季班次开班典礼上,市委副书记、市长张百顺要求将践行“为党育才、为党献策”党校初心融入聊城高质量发展,组织引导学员围绕聊城“十五五”时期高质量发展提出有针对性、建设性和可操作性的意见建议,为编制好全市“十五五”发展规划贡献“党校力量”。
聊城市委党校充分发挥党校智库作用,在2025年秋季学期5个主体班次中创新开展“建言‘十五五’ 献策促发展”活动,37名骨干教师与146名学员精准配对,组建了45支课题攻坚团队,围绕科技创新、产业提升、城市建设、乡村振兴、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等9大重点领域开展课题攻坚。
课题组实行“教员+学员”架构,每个课题均实行教员、学员双负责人制。在动员会上,市委党校鼓励教员把科研专长与学员岗位特长结合起来,把工作专长和自身职责结合起来荐题选题,并经集体研讨、双向选择确定最终研究方向。
党校学员来自市直部门、县直单位及基层一线,对负责的工作有真知灼见,也知道痛点所在,教员有丰富的理论功底和较高的文字水平,二者结合,撰写课题可谓强强联合。这一活动通过集中力量、集中优势、集中时间,进行集中攻关,激发了师生的工作热情。课题组深入工业园区、乡村振兴示范点、重点民生项目现场开展实地调研,广泛收集一手数据与实践案例,所有研讨、撰写及修改工作均利用业余时间推进。
党史党建教研室教师燕华和中青班学员、阳谷县委宣传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李庆建撰写了课题“江北水城·两河明珠文旅品牌形象塑造和传播推广研究”。李庆建组建工作群、提供写作思路、调研,很快写出初稿。“初稿给我后,我提出几处修改意见,他们连夜修改,第二天就提交了改后稿,真让人感动。”燕华说。
目前,45项课题已全部顺利结项并获颁专项课题结项证书,其中,精选的“关于加快推进我市平台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建议”“立法破壁 赋能西兴:以济南都市圈协同立法助推聊城高质量发展”等15个课题报告已报送至省委党校,这些课题经打磨后以咨政报告形式呈报市委、市政府和相关部门,让建言资政成果真正转化为推动聊城高质量发展的务实举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