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记忆传薪火,法治研学润初心,临清市实验中学——

开展“运河畔行走的思政课”活动

本报讯 (杨先博 由福新) 近日,临清市实验中学组织初三年级全体师生走出课堂,赴临清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中心、临清市人民检察院及临清市人民法院,开启了一场沉浸式、有温度的研学之旅。这场“运河畔行走的思政课”活动,旨在将法治信仰深植青少年心中,让红色血脉与文明新风浸润校园每个角落。活动以多维实践打破课堂边界,让思政教育在行走中鲜活绽放,既是知识的延伸,更是一次成长的洗礼。

学生安全是研学活动的首要准则。为此,该校提前部署、细致安排,构建起全方位安全保障网:活动前,初三全体师生齐聚操场召开动员大会,明确纪律要求、统一思想认识,让“安全第一”的理念深植人心,绷紧“安全弦”;活动途中,交警全程护航,沿途疏导交通、指引路线,为研学队伍开辟安全畅通的出行通道;同时,学校随队配备医药箱,为师生安全保驾护航。

按照活动安排,一支队伍有序抵达临清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中心,以“分组交叉体验”的形式,开启文化与精神的探索之旅。其中一组学生依次走进张自忠将军纪念馆、季羡林先生纪念馆与张彦青艺术馆,在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里,感悟赤诚报国的家国大义;在学术大师的治学风范中,学习严谨求实的治学精神;在艺术名家的笔墨丹青间,领略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沉浸式接受精神洗礼。另一组学生则漫步古老运河畔,指尖触碰千年漕运的沧桑印记,耳畔仿佛回响着过往的商船桨声,亲身感受家乡深厚的文化底蕴。这场运河畔的沉浸式体验,不仅深刻呼应了本次活动“行走”与“感悟”的主题,更让家国情怀与文化自信在每一位学生心中激荡、升华。

在临清市人民检察院,另一支队伍有序开启法治探索之旅。“只有铭刻在人们心中的法治,才是真正牢不可破的法治。”一场聚焦未成年人保护的法治讲座,将生硬的法条转化为鲜活的案例——检察官结合真实事例耐心讲解,学生们积极举手提问,热烈的互动让法治知识变得易懂、好记。随后,他们参观检察院特色功能室、参与法律情景模拟,眼中满是好奇与深思。专注的聆听神情、踊跃的互动画面,被镜头一一记录。而比画面更深刻的,是此次体验在学生们心中烙下的法治印记:他们不仅读懂了检察机关的职能使命,更让“法治安全”的种子在心田悄然生根发芽。

全民普法,是法治与德治相融的协奏,更是一场行走在运河岸边的“精神扎根”。此次多元化研学之旅,从张自忠将军的赤诚肝胆,到季羡林先生的笔墨风骨;从运河畔流动的千年文脉,到检察院、法院里庄严的法治现场——临清市实验中学初三学生用脚步“阅读”临清,以心灵“贴近”家乡。他们不仅筑牢了法治信仰,更在历史的回响与文明的浸润中,增强了对这片土地深沉的敬仰与归属感。

这堂“运河畔行走的思政课”,是临清市实验中学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全方位育人体系的生动缩影,也是对开展“全民普法教育”40周年的有力回应。“我们坚信,这次融合历史、文化与法治的‘行走’,必将内化为学生成长的持久养分,激励他们成为知法守法的践行者、临清故事的传播者、家国情怀的接棒人——以少年担当,守法治之光;以文化自信,铸家乡未来。”该校相关负责人表示。

2025-11-11 红色记忆传薪火,法治研学润初心,临清市实验中学——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78538.html 1 开展“运河畔行走的思政课”活动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