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毕艳红:殚精竭虑为“农事”
■ 本报记者 张英东
清明过后,冠县东古城镇李才村的大棚油桃陆续成熟、开始上市。
冠县农业农村局成立18个调研小组,分赴该县18个乡镇、街道,开展了一次全面、系统、深入的调研活动,建立系统农业台账,为全县农业发展提供依据和支撑。市党代表、冠县农业农村局农业经济师毕艳红调研的乡镇就是东古城镇。
“我和其他9名同事一起,用了3天时间完成了对东古城镇84个自然村的调查统计。”4月12日,毕艳红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调查内容涵盖了农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
如何积极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加村民收入?如何更好地发挥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作用?如何扩大土地流转规模,通过二次分红,增加合作社收益?毕艳红和同事们进村入户,和镇村干部、村民谈心聊天,详细了解这些关乎农业农村发展的关键性问题。
调研中,毕艳红了解到,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在发展村集体经济、提高农民收入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是乡村振兴的“领头雁”。
“据统计,截至2021年底,冠县共有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395个。2022年,我们将大力发展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力争合作社数量达到全县自然村数量的80%。”毕艳红说,冠县农业农村局将加大村集体经济组织和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负责人等的培训力度,重点培训经济知识、组织运营、项目经营、资产管理、财务管理等业务知识,提高村级“带头人”和财务人员队伍整体素质,提升村党组织领导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能力。
“今年,我们将根据各村庄实际情况,指导村党支部依托主体产业,成立多种类型的合作社,确保符合村庄经济发展需要,能够发挥引领、推动作用。”毕艳红表示,冠县农业农村局还将指导村党支部建立健全合作社入股、利益分配制度,做到既带动群众共同富裕,又确保村集体稳定增收。
“未来5年,我将积极履职尽责、充分发挥党代表作用,做好培育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工作,积极推动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毕艳红满怀信心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