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党员当“巷长” 村容大变样
■ 本报记者 苑莘
“大家要定期打扫卫生,环境整洁了,就能配合村里的工作了。”4月8日,莘县樱桃园镇西赵海村“巷长”赵元威又一次打扫了他所负责的十三号巷。作为党员“巷长”,赵元威经常提醒村民要打扫好卫生,为美丽乡村建设尽一份力。
西赵海村的党员“巷长”工作并不轻松,24名党员要划片包干负责村里40条街巷的环境卫生。为了解决群众积极性不高的问题,西赵海村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征求村民意见和建议,择优推选村“两委”干部和在群众中威望高、口碑好、公信力强的党员担任“‘巷长’带头人”。“巷长制”在西赵海村落地生根,党员“巷长”们将村里的环境卫生、疫情防控、邻里纠纷调解等事项处理得井井有条。
党员当“巷长”,不仅改变了街巷环境,更改变了群众的心态,党员群众从“被动等”向“主动干”转变。
前吕村党员“巷长”当起了“宅基管家”。他们将村庄闲散宅基用石灰砖进行围挡,并将其绿化,使村庄美到了“里子”。
樱东村党员“巷长”集中力量清理残垣断壁,为村庄铺设了排污管道。家家户户改新厕,门前道路全硬化,门前种花、屋后种菜、墙面喷画的村庄新面貌,让人耳目一新。
“巷长制”让很多优秀党员脱颖而出。王庄村曾是“三类村”,以前道路坑洼,每到雨天更是泥泞难行。2021年,在村“两委”换届中,“巷长村容护卫队”队员王铁峰因表现出色,高票当选村党支部书记。如今,王庄村购置了1台洒水车。该村收回集体闲置土地60余亩,修建文化活动广场和村史馆。王庄村党员“巷长”带头捐款修路,在村里的2.7千米道路两侧栽种了海棠等树木,让村貌焕然一新。目前,该村集体收入已突破10万元,一跃成为先进村。
通过坚持党建引领、党员示范,樱桃园镇探索出基层治理新模式:由党员当“巷长”,实现村庄环境治理由外部推动型向内外互动型转变。如今,漫步金堤河畔,村村道路洁净,村舍整齐,碧水绿树蓝天相映,犹如一幅美丽的乡村图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