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摄影
放大+  缩小-   默认o

工地上的全国劳模

李振月一丝不苟地查看每个施工细节

发现问题,李振月会用手机拍下来,发到微信群里提醒大家

李振月与工地负责人探讨怎样更好地节省施工材料

高新小镇施工现场,李振月检查水暖安装质量

即使是再小的施工瑕疵都逃不过李振月的眼睛

遇到施工难点、要点,李振月都会一直盯在工地上

■ 文/图 本报记者 朱玉东

“我大部分时间都在工地上盯着,一天跑好几个工地,越是工程的关键环节,越是不敢有丝毫马虎。”4月6日上午7时许,全国劳动模范、聊城市第四建设有限公司工程师李振月,开车前往高新小镇施工工地。当天,记者跟随这位从水暖安装工成长起来的全国劳模,在城区的几个施工工地奔波了9个多小时,体验他的工作日常。

1995年,16岁的李振月终止学业,进城打工,当上了一名水暖安装工人。至今,他已在这个行业摸爬滚打27年,当年的水暖安装学徒工,现在已经成为该行业的专家。

“这本刊物非常小众,订阅的人很少。”在李振月的办公桌上,有一本名为《安装》的刊物,里面刊登的全是建筑安装的专业文章。李振月说,当年因为家庭困难,自己没上完中学就出来打工,但他深知学习的重要性,这些年来,一直坚持学习专业知识。

楼房水暖安装是技术活儿,对构件精度要求高,必须按照图纸施工。当年,刚参加工作的李振月根本看不懂专业复杂的水暖安装施工图纸。在这种情况下,他利用所有的业余时间研究图纸。慢慢地,看明白施工图纸后,善于动脑的李振月发现,有的施工工艺不合理,影响工作效率。他就结合工作实际,不断地搞研究、做试验,进行技术攻关,直到最后找到改进施工工艺的方法。

在金水岸小区施工现场,李振月向记者演示了通过提前预埋PVC大小头,完美解决地漏水封不足这个行业难题的工艺原理。

李振月说,地漏水封不足,是困扰了安装行业多年的问题,一直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案。2014年,经过3年的思考和无数次的试验,李振月终于想出了提前预埋PVC大小头的解决方案。这种方法施工工艺简单,被迅速推广,成为聊城本地安装行业的标准。这些年来,李振月改进了40多项施工工艺,14项被沿用至今。

“这个管子留得太长了,既浪费又不好施工。”“在管道井这么小的空间,你这样安装管子,水表装在哪里?后期怎么维护?重新做!”高新小镇有6栋楼由李振月带领的团队负责安装施工,目前正是水暖管道安装的关键时期,工人们正在忙着安装自来水管道和地暖管。打开随身携带的手电筒,李振月沿着黑暗的楼梯,挨个楼层查看施工现场,仔细检查安装过程的每一个细节,不时指出存在的问题。

“把任何事情当作是自己的事情干,就没有干不好的事。”这是李振月经常对工人们说的一句话。工人都知道他脾气大,要求严苛,只要在工地上看到不符合标准的操作、不负责任的施工行为,他就会严厉批评。他给工人们讲一个道理:施工人员在工作时要把自己当成业主,像给自己家盖房子一样认真负责,只有自己对工程质量满意,业主才能满意。

李振月说,建筑安装不仅是完成施工合同,更主要的是推行高质量、科学化的施工工艺,给用户提供更好的使用体验。如果是低劣的施工工艺,后期可能会出现漏水、难以维修保养等问题,影响业主的生活,增加施工成本。所以,李振月从一开始就严把质量关,科学施工。正是因为这份责任心,让李振月和他的团队在行业内树立了良好的口碑。现在,李振月带出的水暖安装团队已经成为聊城水暖安装行业的标杆。

从小吃“百家饭”长大的李振月,十分热衷公益事业,经常向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助之手。他参加了水滴善行志愿者协会等数个公益组织,积极参加救助困难学生、看望孤寡老人等公益活动,为困难群众捐款捐物。从2010年开始,他义务献血9次,共计3600毫升。在李振月的安装队伍里,有一个跟着他工作多年的安装工人,前些年打工挣的钱,都用来供养上学的姐姐和弟弟,生活很拮据。李振月为他介绍对象,帮着操办结婚、买房等事宜,经济上更是竭力帮助。

全国优秀农民工、全国劳动模范、最美聊城人、齐鲁工匠……这些年来,李振月获得了很多荣誉称号。对此,李振月说,目前自己虽然在水暖安装行业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离更先进的施工工艺还有很大距离。自己会不断地自我加压,进一步提高施工质量,以更多的精品项目回报社会。

2022-04-14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8057.html 1 工地上的全国劳模 /enpproperty-->